摘要:进入5月,以设计感著称的科学HIFI耳机厂牌“天使吉米”,突然发布了一款比之前4U(399元)定位更高的有线可调音耳机FISSION(裂变)。
进入5月,以设计感著称的科学HIFI耳机厂牌“天使吉米”,突然发布了一款比之前4U(399元)定位更高的有线可调音耳机FISSION(裂变)。
它通过3种音色导管和4档低音旋钮,可裂变出多达12种声音风格,是前作“4U”4种的3倍。
而考虑到还附送了两种造型的耳套,按说其实际可实现的声音风格最高可达24种。非常变态,简直就是2025年HIFI圈的大杀器。
FISSION有两个版本,分别是698元的标准版(如上)和798元的“理性派HIFI”联名版(如下)。这里的“理性派HIFI”,想必大多数主动了解过音响和耳机的发烧友都有所了解。对,就是那位将哈曼目标曲线推到中国HIFI圈众人皆知的自媒体兼工程师“鬼斧神工119”。
看到这里,相信已经有不少科HIGH烧友按捺不住去搜索和下单了……
包装如上。左边黑金配色的是联名版,里面的耳机配色也是“黑金”相间;右边白白净净的是标准版,里面的耳机被官方称之为“星光色”。
图为标准版。
和前作4U只有四档低音旋钮不同,此次新增了三对调音导管,其中一对(不锈钢导管)出厂已经安装好。
这个是联名版“线材”,设计规格和颜色和“标准版”有些差异。
“联名版”跟声音相关的所有物件如上:
1个用于拨动旋钮的“启子”、3种插头(4.4/3.5/Type-C)、6对耳套(大孔/小孔)和3对音色导管。
四档调音开关,以旋转的方式,可调节出不同的声音。改变最明显的就是低频。而且每一档都能被耳朵清晰感知。相对最好听的是默认(氛围)、流行和自然。这三档的低音都很不错,既有量感又有下潜,且质感呈现都很不错。但相对而言,“联名版”的低频密度和动态还是略胜星光“标准版”。
但调至“监听”档位时,两个版本下潜的力度都会有些损失,只留有少许量感悬浮。
“联名版”标配0.78mm双针可拆卸式线材(4股Litz编绞),内部材质为高纯度铜,线芯数量据悉比同级别耳机多出约50%。
(天使吉米的耳机线,公头都有着很长的插针,比常规设计要再多出约3mm的样子)
这是它们哥仨。左上角银白色的是4U、右上角是标准版FISSION、下面黑金配色的就是“理性派HIFI”联名版。
FISSION这俩版本的腔体都是由“CNC铝合金+蓝宝石镜面”制成,实物精致程度很高。而且比起早前的4U,它们的镜面部分也因蓝宝石的加入,而大幅提升了耐刮擦能力。
额……终于,完美主义者有救了。
线材接插件和线身辅件的设计,三款也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个共同的优点,就是都会把型号清晰优雅地印在分线器上。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是大牌才有的风范,是细致和严谨的外在表现。
像索尼有线耳机。几十年来,不论档次如何,他们都会在腔体和分线器上印制名称。一来方便收藏者收集和记忆,二来也能看出企业对产品的重视。而最终它也会成为品牌文化的一部分,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三款型号的腔体外观非常像,但实际它们的细节设计却各不相同。首先,FISSION标准版和联名版都比前作4U的壳体更厚,特别是后腔部分。其次,联名版的泄压孔设计更特殊,而且尺寸也更大。如上。
FISSION这次用的10mm DMT 5双磁双腔动圈单元,在动态、失真、效率和磁通量上比前作4U内置的DMT 4 ULTRA(单磁双腔)都有进步,而且1kHz下谐波失真同样也极低,具体是<0.056@@94dB。
为避免文章过长,下面进入音质描述环节。
一、易推性:
灵敏度经换算大约是108dB/mW,与4U基本相当,属易推型,但相较于大于110dB的超易推耳塞,想用FISSION感受震慑临场感,你仍有必要在部分播放设备下,把它的音量开得尽量大。当然这里特指3.5耳机孔。
实际体验,两个版本的FISSION搭配索尼ZX706和山灵M3 PLUS的3.5口,推动感受都不错,但要体验“爆棚感”,索尼这款则有必要开至音量100,而山灵这款也有必要尽量启用中增益和中高音量。
二、频响曲线:
官方给出了两个版本在默认档位的频响曲线对比,以及不同导管下FISSION曲线的差别。
从轮廓来看,两个版本都趋近于哈曼2015,且粗看的话,大部分频域还都有着重合。
整体来说,三频非常均衡,各频段可以极尽自然的展示形态。
官方表示,与标准版对比,“联名版”F0更低。
我放大图片仔细看了下,“联名版”整个低频区间(20Hz-200Hz)的增益比标准版高了大约0.5dB,同时中高频到高频(3kHz-7kHz)相对标准版低了大约1dB,这可能会提供更具威力感的低音。可惜的是,这次并未像之前4U那样把每一个旋钮档位的曲线贴出来。
中高频到高频,两个版本都有着非常科学的能量衰减,但相对来说,“标准版”的高音还是会更明显一点,这可能会稀释它的饱满度,并间接提升音色的柔和与顺滑。
与之对应,低频冲击力更好一点的“联名版”配合衰减更多一点的高频,按说也会提供相对更“结实”的中音。
另外,低频与中频交界(100Hz-300Hz)略高的隆起,配合3kH约10dB的增益,通常会适度强化人声口型的饱满和清晰。实际感受,“联名版”般的中音扎实度和存在感确实会更明显一点,而“标准版”则更显高音的舒展和晶莹,同时全频的密度和动态也“轻微”受损了一点点。
当“联名版”FISSION连上Type-C插头,并接驳手机或电脑,点击TANCHJIM APP里面的“理性派HIFI”预设风格。你会察觉到人嗓的形态和能量重心,比单端和平衡插头时更趋于合理,同时全频的均衡性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推测是对200Hz附近进行了些许衰减所致。当然,实际的微调还会更多。
同样,“标准版”连上Type-C插头,在多种官方预设下,也会有比传统插头更理想的均衡性,不过,鉴于手机端难以像便携HIFI设备那般给出足够的动态,故这种高度均衡的“美声”,有时也并不容易完全打动人。所以,我是更倾向于用笔记本电脑做前端,来体验Type-C版的FISSION。那效果会好很多。
小批示:
1、IOS、鸿蒙系统无法使用官方这款APP;
2、4U的频响曲线在3kHz的增益比新品FISSION低了大约4dB;
3、对比自家曾经的千元旗舰“氧气”,FISSION的声场宽度和纵深,以及人声润泽度会略显不如。但三频的分布,FISSION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中正和大气,不再是“氧气”那种远景式的微缩景观分布。
不同材质的导管也会对音色有所改变。但这里我只简单试了下将“联名版”默认安装的“不锈钢管”换为“钛管”,换后有感到声音变得更为锐利,更具通透性和监听感。
三种音色导管,若再配合附送的两种耳套,那FISSION的声音就有更多变化了。而考虑到很多烧友早已积累了大量不同造型的耳套,也就更容易理解为何厂商在描述页开头就提及“12+N种裂变”了。
总之,FISSION对发烧友来说,确实是个“宝藏”,它的结像分布大气、自然,低频的控制力也非常不错,我觉得算是某种意义上的“终极耳机”或是“退烧的终点”。
三、在市场中的表现:
这两个版本的FISSION是我听过的千元内“哈曼风格”有线耳机中,调音完成度和玩法吸引力综合最强的那个。
它最强的是,不论你把旋钮扭到哪个档位,换用哪种导管或耳套,它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进一步说,就是不论你咋玩它,调哪种声,它的音色都是“高度可控”的。
而作为对比,大多数有可换导管和丰富耳套的耳机,通常能让人“久听”的组合都很难超过两种。
四、相对前作4U的进步:
两款FISSION都比4U有着更强的密度和动态,之前4U那种低音沉不太下去,中气也不很足的情况在FISSION这两款耳机身上都不存在。
五、FISSION两个版本的差异:
标准版和联名版有着非常接近的三频分布,都有“通透”、“中频鲜明饱满”、“细节定位清晰”的听感特征,也都能发出“自然而深沉的低音”。
差异是主要还是“素质”不同。更贵的联名版有着更好的动态和密度,这会让它的结像更扎实,也更有“实体”感。就比如人声流行。“联名版”的人声和器乐之间有更明确的分隔感,而且背景音乐中不同声音的间隔和位置的错落关系,也会更具“层次性”的“立体感”。
相对的,标准版在上述层面则稍显不如。不过即便如此,由于它的频响也非常哈曼,且有着精益求精的声音打磨,故在不对比的前提下,它也同样会给人非常强的明晰度。甚至,在某些音乐下,它的“柔和感”和“高频泛音”比“联名版”还更明显,更悦耳。尤其女声和小提琴。
总体上,“联名版”调音更扎实,有着相对更“肃穆”的声底,像是“细致刻画”,而标准版则是把“自然感”和“层次性”做到了这个价位数一数二的水平,类似“写实描绘”。
六、关于“四档旋钮调音”:
和前作4U一样,FISSION的四档旋钮也对应着氛围(明显的低音下潜)、流行(低音稍微减少)、自然(低音进一步减少)和监听(轻微的低音量感)。
但由于FISSION两版耳机动态和密度的素质增强,以及负责提振主要频段亮度的3kHz约10dB的增益升级,故实际每一个档位的音色美感和通透性都比前作升华了挺多。改善最明显的是低音力度,先前4U那种偏柔和的低音,这次真正“猛”了起来,展现出了向下的压迫力。而这一变化也提升了音乐回放时的鲜活感和立体性。
此外,人声和乐器的结像,两版FISSION也比4U更饱满。明朗爽快,解析尽显。
四个档位的声音风格,除“监听”之外,都是偏音乐性的,也就是更适合欣赏音乐。而“监听”更适合注重全频段清晰的人群使用。
出于好奇,我在启用“监听”档位时,顺便对比了音特美售价800元左右的ER3SE(监听动铁),因为印象中ER3SE也有着人声鲜明饱满,横向声场没有特别宽大的特征。
但在对比后,我发现FISSION此时的低频质感还是不够好,表现在下盘支撑稍逊于ER3SE,即便后者也没什么低频增益,但低音的质感却能在三节套深插入耳后清晰呈现。所以,相对于专业监听耳塞,FISSION这个“监听”档位似乎还没有打磨到完美。
至于其它频段的表现,ER3SE中高频亮度相对FISSION会稍暗一点,人声结像规模也会稍小一点。整体更凸显“精密”和“速度”。而FISSION“监听”档位的其它频段,结像相对更饱满和大气些,音乐性更好些。
从音乐性、自然度和清晰度这三方面考量,FISSION这两版耳机在“氛围”(默认)、“流行”和“自然”三个旋钮档位上的音质,都有着近乎参考级的水平。
三种导管中,铜管对应温润,钛管对应锐利,不锈钢管对应中正。不同导管的外侧管壁上有材质的英文首字母标记。但由于通常情况下,默认的不锈钢导管就已足够好听,所以,我暂时不太想折腾这里。
七、两版耳机线材互换:
把标准版的线插到“联名版”上,我发现两个耳机的声音变得有些相似了,一时半会难以察觉谁音质更高,但隐约仍能感到“联名版”的密度感会更好。
————
以上。
来源:大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