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常有人问我,过了三十岁还没结婚,这辈子是不是就完了。问话的人有男有女,包括在小县城被催婚的公务员和大城市里的女高管。我表姐刚过完34岁生日,她妈妈在家庭群里发了个视频,是老家政府奖励年轻人结婚的集体婚礼现场,表姐气得退出了家族群,转头报名参加了南极探险团。
最近常有人问我,过了三十岁还没结婚,这辈子是不是就完了。问话的人有男有女,包括在小县城被催婚的公务员和大城市里的女高管。我表姐刚过完34岁生日,她妈妈在家庭群里发了个视频,是老家政府奖励年轻人结婚的集体婚礼现场,表姐气得退出了家族群,转头报名参加了南极探险团。
去年参加同学会时,听说现在民政局每天离婚的比结婚的多。有个90后小夫妻来办离婚,女方怀孕八个月,男方还在打游戏。财产分割时,男方表示妻子肚子里的孩子归她,他的游戏账号归自己。
邻居王阿姨总在电梯里给年轻人说媒,她透露三十岁以上的女人相亲费用要翻倍,因为“剩女”比“剩男”更难找到对象。但看看那些已婚的朋友,日子也不一定好过。比如我的朋友阿杰,结婚三年,老婆产后抑郁,家里经济压力大,他怀念单身时的自由生活。
然而,我也认识一位45岁的单身女作家,住着loft养着三只猫。有一次痛风发作,半夜疼得不行,最后叫了救护车。她在文章中写道:“当针头扎进血管的瞬间,突然特别想有个人能帮我按住棉签。”让人感觉心酸。
现在年轻人算账精明。表弟准备结婚,两家人讨论彩礼问题,女方要求28万8,表弟提出可以作为借款分期偿还。后来女方未婚先孕,两人住在出租屋里,天天发朋友圈打卡孕妇餐,写着“只要爱情不要面包”。
同事Linda上个月离婚,分到了房产和车。她前夫隐瞒了很多资产,离婚后她开始享受单身生活,并且每周去美容院,周末带着新交的小男友逛艺术展。
楼下修鞋的老张头,老伴去世十年,每天收摊前都会擦拭她的遗像。儿子从国外回来想要接他去养老院,老张头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是妻子能找到回家路的地方。
现在年轻人流行“合约婚姻”。一对90后夫妻结婚时签订了五年协议,甚至详细规定了性生活的频率。女方出差三个月期间,男方每天都按合同视频打卡。回来后发现书房变成了电竞房,正在商量修改合同条款。
姑妈是社区养老院院长,她说夫妻房很受欢迎,尽管很多情况下是一个坐着轮椅,另一个推着助行器。有一对老夫妻每天吵架,但在丈夫生病时,妻子守在床边三天没合眼。
信托经理客户告诉我,一些单身者设立了“养老监督人”,例如一个女客户委托侄女管理房产,条件是每周必须陪吃两顿饭。结果侄女带男朋友来蹭饭,半年胖了十斤。后来改雇专业陪护,时薪按心理咨询师标准计算。
发小在四线城市当中学老师,32岁还没对象,她妈妈在公园相亲角为她找对象。相中了一个38岁的程序员,见面时对方带着母亲,询问能否马上生孩子,让她非常生气。
前同事35岁闪婚嫁给了小她七岁的健身教练,蜜月回来后发现老公手机里有暧昧短信,现在正咨询离婚律师。但她认为至少体验过婚姻的乐趣。
大城市里流行“周末夫妻”,邻居夫妻分别在杭州和上海工作,结婚五年见面不到三十次。他们通过智能门锁APP查看对方是否回家,一次女方突然回家发现玄关有陌生高跟鞋,结果是保洁阿姨的。
表嫂是产科护士,她说现在35岁以上高龄产妇占四成,有的剖腹产当天还在开视频会议。但也见过失独母亲做试管失败三次,最终领养了残疾儿童。
法律界朋友说,新的离婚冷静期让很多人改变了主意。一对夫妻在冷静期内丈夫查出癌症,妻子撤回了离婚申请,现在陪伴丈夫化疗,病房里还挂着离婚协议书。
农村光棍问题严峻,村里三十岁以上未婚男青年有二十多个。有个王叔娶了越南新娘,结果新娘跑了,留下个孩子,现在既当爹又当妈。
同性伴侣虽然不能合法结婚,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一对男同伴侣恋爱十年,办了民间婚礼,收的份子钱存入联名账户,分手则捐给公益组织。现在两人开了家咖啡馆,招牌饮品叫“十年合约”。
殡葬行业朋友提到最难处理的是独身老人的身后事。曾经遇到一位七旬老人去世,联系不上亲属,日记最后一页写着希望骨灰撒在西湖。
婚庆公司推出了“银发婚礼”服务。有对老人,男方丧偶,女方离异,子女们凑钱给他们办婚礼。婚礼后三个月,男方突发心梗去世,老太太把礼金捐给了临终关怀医院。
律师朋友经手过最奇怪的离婚案是关于魔兽世界账号的归属问题。最终法官判决账号归女方,男方需支付角色装备折现费。
教育界朋友说,现在小学生都懂离婚冷静期。二年级作文题《我的家》中,一个孩子写道:“我家有爸爸、妈妈和离婚协议书。”
上周我妈又给我安排相亲,对方是个38岁的大学老师,见面时他开口就问是否冷冻卵子,还没等他说完代孕方案,我就借口去了洗手间,从餐厅后门溜走了。回家路上经过民政局,看到一对刚领证的小年轻,女孩的头纱被风吹到男孩脸上,两人笑得像偷到了糖果。
来源:妙招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