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的第二期节目里,他们一行人漫步在伊拉克利翁小镇,途中推开一家地下书店的门,在被木质书架上各类语言编译的书籍中,他们一眼发现了莫言的书。
余华和苏童或许没有想过,他们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莫言在希腊克里特岛“相遇”。
《我在岛屿读书》第三季的第二期节目里,他们一行人漫步在伊拉克利翁小镇,途中推开一家地下书店的门,在被木质书架上各类语言编译的书籍中,他们一眼发现了莫言的书。
那是《天堂蒜苔之歌》,莫言在1988年发表在《十月》杂志上的长篇小说。36年后,《天堂蒜苔之歌》的希腊译本代替莫言,继续陪伴着余华和苏童踏上《我在岛屿读书》的旅程。
孟非在《我在岛屿读书3》
由文学与风景交织而成的缘分,从来不会因时间或空间的阻隔而打断,反而因为文学的存在,这种“相遇”能够穿越日月、海浪与飞鸟,随着时光沉淀愈加透出如美酒般的金黄色调。
这便是读书的意义,文学映照出自我的模样,带领我们连接更具体的人和事,在向外探索中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宽广世界。
这种相遇的奇妙时刻,不断在《我在岛屿读书》节目里发生,充满偶然,带着想象,皆是惊喜。
《我在岛屿读书》已经来到第三季,“三生万物”,从此别开生面,文学创造的相遇还在伸展着羽翼,越过岛屿与海浪,将更大的人群拥入怀中。
“岛屿书声日”第一场对谈“在生活中创作 在创作中生活”
12月7日,大雪时节刚过,南海之滨的三亚依然艳阳。今日头条“岛屿书声日”——《我在岛屿读书》首次线下主题日活动在海南三亚举办。节目嘉宾余华、程永新、叶子、七堇年、吴越再次在海岛相聚,节目组也邀请了岛屿的好朋友们刘擎、复旦大学人文学者梁永安等阅读好友,以及热爱阅读、收看节目的“岛民”们相聚南国之滨,他们如同候鸟南迁般因为共同的爱好与追求在岛屿相聚,在真实生活中走近他们所喜爱的“岛屿世界”,共同创造了专属于线下的“岛屿时刻”。
这是专属文学的世界,他们因阅读与创作相遇,他们对文学的共鸣共振如回音般在岛屿回荡,借助文学追问生活与生命的本质,从岛屿出发,在世界蔓延。
26岁时,余华写出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开篇描述了少年在路上的感觉——“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
那时的余华,只是一个在县城文化馆工作的青年,最远只去过海盐县旁边的绍兴市,他从未“出门远行”,却依靠生活经验和想象力勾勒出了一条起伏不止的马路,那也是十八岁少年的人生之路——“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诱惑我,诱惑我没命地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
人生的觉醒时刻之一,便是意识到需要靠自己去寻找出路。塑造自我的,是我们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读过的书。
《我在岛屿读书》剧照
在《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的节目里,余华曾透露,自己是在35岁之后才觉得自己读懂了鲁迅。他依旧记得那时读完《狂人日记》后被鲁迅文笔之锋利和思想之深邃所震慑的感觉,“人是很容易沦陷在‘自我’‘小我’里的,阅读让你打开了世界,让你看到大海是那么辽阔,无边无际,视野完全不一样了。”余华说,是阅读让他知道了自己是谁。
如果说,上一代人,还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那么今天无疑是脚下都是路各凭本事走好的时代。
在科技生产力和社交媒体狂飙的当下,年轻人不缺见世面、闯天下的工具和资本。但无法回避的是,看似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社会图景,有的人急着走捷径试图抄近道,有的人像追着胡萝卜的驴子那样只会原地转圈,有的人在路口被各色霓虹灯吸引而徘徊不前,而有的人撞上风口飞了起来,却忘了勇往直前才是脚踏实地的人生应有之义。
热爱阅读、收看节目的“岛民”们在三亚相聚
在程永新看来,“到处都是路等于没有路”。
在“岛屿书声日”的对谈中,程永新将视角拉远,以全景式的视野点出了当代年轻人的困境:“互联网时代获得了某种自由,我可以写博客、朋友圈,现在写作记录的形式非常多,现在年轻人进入到茫茫大海里,他不知道哪里是港口,不知道哪里可以上岸,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不知道通过哪条路可以达到山顶上。”
如何才能找寻出路?程永新给出的回答的:读书。
作为《收获》杂志的主编,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写字、发掘作家。三十多年前,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等重要作品经他的手走向了读者。近十余年,双雪涛、班宇等新一代华语小说家靠着写文字来浇灌心中块垒的年轻人们也被他推到台前。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
摆在这些作家面前的,有过众多选择。但他们最终走向的,是用写作来直面灵魂与敲打肉体,跨过自我的虚荣与傲气,直面惨淡的人生,只因文学是最能映照自我的道路。这条道路,将伴随他们一生。
余华在《我在岛屿读书3》里说,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路上的一生,目的地有时候是清晰的,有时候是不清晰的,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有所选择,别人都在抢的东西,你不要去要,别人不要的东西,你去认真地选一下,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当我们走得足够远,回过头来看出发的坐标,才能足以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苏格拉底人生终极三问。
在“岛屿书声日”第二场对谈的提问环节,一个来自西安的法学专业大一的学生观众,顶着午时热辣的海岛阳光,诚恳地向余华提问:在内卷、学历贬值的时代,这一代年轻人何去何从?应该如何应对世界和社会带给我们的精神焦虑?
听到问题后,余华拿起话筒,回答说:“我觉得伙伴很重要,在人生道路上与谁一起工作,与谁成为伙伴非常重要。”
相比来自后生之辈焦灼急切的提问,余华给出的回答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轻盈和巧妙。或许,时代的沙尘难以靠某一个人的智慧或力量来化解,但如果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一起来抵抗沙尘的袭击,希冀似乎会更大。
《我在岛屿读书》节目首次线下主题日“岛屿书声日”活动现场
这也是余华的亲身故事。他曾在《我在岛屿读书3》第三季第一期的节目中,回忆起当年第一次读到苏童文字的往事。那是一个他称之为发现同类的时刻,在那个文学是唯一看世界途径的时代,在那个执笔书写仍是少数人觉醒的时刻,发现同类让他“感觉到你不是孤军奋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时候你突然觉得很强大了”。
这便是阅读的收获。作为高级灵长类生物的人类,不论个体的独立意识多么强烈,我们依然需要同类、同好、同行者。而文学便是一种寻找和确认这种归属感的方式。
坊间一直将莫言、余华、苏童和史铁生称为“潦草小狗家族”,尤其爱嗑莫言和余华的“CP”。他们的友谊,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当年,余华在轮船和铁路的颠簸中到达鲁迅文学院之后,在宿舍等待着他的,正是莫言。
网友将莫言、史铁生、余华和苏童爱称为“潦草小狗家族”
余华将自己与莫言的关系,定义为“治愈的关系”——“一方挑衅另一方回击,反过来另一方挑衅、一方回击”,一如节目里呈现的两人一边互怼打闹一边谈论诗词歌赋的互动,但“36年来我们两个人的友谊不会因为私下里攻击或者挑衅(而破裂)”,两人是经得起考验的友谊。
这是文学领域中独具魅力的老友相聚氛围,节目中,他们的话题跨越文学创作,延伸至人生哲理,从古典文学的悠长韵味探讨至现代文学的鲜活创新,从东方的智慧深邃至西方的诗意盎然,知识与智慧在交谈中交融涌动,你来我往间,从南海之滨绵延至地中海之畔,文坛的这一份老友情,穿越了时空的界限,随着海浪的起伏而四处弥漫。《我在岛屿读书》每一季的亮相,都如同一场思想的盛宴,令人心旷神怡,如同春风拂过面颊。
《我在岛屿读书3》剧照
作为这种友谊的见证者,青年学者叶子羡慕这种因阅读和创作的关系。节目中,她总是以充满笑意的目光来见证两位老作家互相打趣的画面。她将《我在岛屿读书》的节目视作建立关爱、建立友谊的机会,通过节目,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她,将视野从两千多年的文学史转向一个个具体的、目光深邃又机敏聪慧的作家。
在文坛里《我在岛屿读书》里,还有独属于“天才女友们”的友谊。在孙频等青年作家身上,叶子“看到了年轻女性写作者是怎样写作的”;结识了七堇年,对她的印象从清冷文笔跃然到一副清晰可见的脸庞和鲜活有趣的灵魂,“重见了吴越,她是我的好友。在节目上可以互相倾听自己的声音,我们也不仅是赞美,还有对对方的反馈”。在谈笑风生、吟诗作对之间,与更多当代文学书写者产生了建立了互相了解与熟悉的纽带。
回望《我在岛屿读书》的录制,叶子看到的是,“今天最主流的作家,或者最一流的中国当代的写作者,他们始终依然始终在阅读,他们依然是在最前线,他们依然还在反馈”,孜孜不倦,笔耕不辍。这是一种来之不易的相聚与相识。文学向来是一颗心灵的修行,在文字的汪洋里,往往需要写作者如苦行僧般虔诚上路,刮骨疗伤般将词句一笔笔一刀刀地投向自己,忍受质问自我和世界所带来的苦痛。
青年学者叶子参与“岛屿书声日”第三场对谈“创造属于自己的时刻”
写作是孤独的,但文学从来不欠缺热闹。年少成名的作家七堇年,这种与同行密集交流、相处的机会并不多,来到《我在岛屿读书》,一字一句的碰撞,一饭一蔬的交流,一夜一昼的陪伴,让她感受到这种温馨日常的珍贵,她多以倾听者的姿态来参与,“不管是聊专业的还是聊闲扯的这些,我都觉得很有意思,像海绵一样吸收着。”
这也是无数节目观众的感受。有网友说,节目是“当牛马的日子里,它就是我的避风港,舒服平缓的节奏,能让我喘口气”。有观众在线下主题日活动里说,自己高考前非常焦虑时,就会打开今日头条看《我在岛屿读书》,获得思想上的开道。
面对来自观众的喜爱,今日头条作者与内容生态负责人李黎在“岛屿书声日”的开场致辞中隔空回应:“《我在岛屿读书》三年来,已成为许多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岛民’的精神食粮。我们很高兴通过这座桥梁,与更多观众相识、互相影响。作为节目的出品方之一,今日头条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优质而深度的内容。”她说:“今日头条已有12年历史,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热爱文学和阅读的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与期待,正是我们推出《我在岛屿读书》的初衷。”
“岛屿书声日”第四场对谈“⾛⾛停停,⽣命是⼀场⽆尽的写作”嘉宾:吴越、梁鸿、刘子超
《我在岛屿读书》是国内首次融合了文学、旅行和综艺的节目形式,实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试听盛宴。此外,节目还为平台吸引了更多样化的“岛民”群体。在“岛屿书声日”的活动中,一众文艺青年、大学生、书迷等忠实的观众及读者汇聚于此,共同享受这一盛会。随着节目的深入,嘉宾和观众们不仅有机会探讨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还能亲身体验书中描绘的旅行目的地,这种独特的结合让文学的魅力得以在现实世界中绽放。
余华与苏童的嬉笑“互怼”、程永新的侃侃而谈、叶子的优雅朗诵、七堇年的知性解读,在一众文人骚客在交换书单与感悟之际,随着时间的悄悄溜走,《我在岛屿读书》来到第三季,节目的胸襟与视野也变得愈加宽广。
在第三季节目里,摄制组奔至希腊克里特岛,他们带着东方的智慧,来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用脚步与智识搭建一座跨越国籍、种族与文化的桥梁。
在今日头条与希腊驻华使馆共同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中,希腊驻华大使卡尔佩里斯高度评价本季节目带来的内容价值:“两大文明之间有很多共通点,我们也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让两国人民交流得更加紧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文化。”
希腊驻华大使卡尔佩里斯
叶子将这种“出走”,视为一种“始终能动起来,始终有新的探索,始终在路上”的永恒力量。苏童说:“在路上代表着某种精神”,在余华看来,“从这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是一种行走,但是从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人生”。
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进入中年后,七堇年在写作上遇到了危机,对“人的故事”失去了兴趣,她决意旅行来寻找答案。她迷上了自驾,在疫情的三年里,她哪都去不了,索性驾驶自己的车,穿越在川西的山河沟壑之中,迷上了户外 ,在爬山、攀岩、滑翔之中重新找回灵与肉的控制感。
《横断浪途》记录整理了她这几年在路上的心态变化,她在书中写:“穿过折多山这道结界,川西大地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我总会在心底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大,你的心也要这样。”
“这个世界很大,你的心也要这样。”这也是七堇年在大师叶嘉莹的人生境遇里获得的启发。在“岛屿书声日”的对谈中,她致敬了这位刚过世的诗词大家:“人要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事物,找到了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你那个小我就就没有这么一叶障目了。”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文学与在路上所赋予人的壮阔与浪漫。
“岛屿书声日”第三场对谈“创造属于自己的时刻”嘉宾:傅适野、陈碧、叶子、七堇年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是一个恒久隽永的话题。在“岛屿书声日”的对谈里,梁永安是这样回答的:“我经常喜欢站在河边看鱼,都是喜欢顺游,稍微逆游一下,水压、形形色色的东西,会带动全部的力量往另外一个方向走,这就是文学。”
文学与生活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偏差,拉开一点距离,以审慎的态度和冷静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与追问世界,是每一个作家的“奥德赛之旅”。
十多年前,一些疑问在学者、作家梁鸿心中生根发芽:“梁庄的人怎么了,中国的村庄怎么了”。她决意用“梁庄三部曲”回答了由自我身份与脚下这片土地而生发的问题。
这是一种能反哺自我生命意义与生存价值的创作。在线下主题日活动中,梁鸿说:“我看到梁庄人在村头聊天,我突然一下子非常感动,感动好像还有这样的村庄、这样一条的小路、还有这样的落叶,我们在这个地方生活有喜怒哀乐。”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是文学与在路上所赋予人的壮阔与浪漫
文字记录下了这些喜悲与探索自我、连接世界的过程。文学教会我们的,是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在岛屿读书》将这种阅读的力量具象化。三年来,不同领域的写作者在文学的岛屿上相聚,与不同背景与年龄的观众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岛屿时刻”。在万物竞发、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我在岛屿读书》,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文学的理解,也加深了对生活的感悟,让我们在被短视频狂欢的年代依然觅得一处宁静淡泊的心灵岛屿。
短视频与文学共存的时代下,《我在岛屿读书》代表了今日头条在深度内容领域中的坚持和突破。从第一季到现在,这档节目在全网的曝光已超过100亿,今日头条上的累计播放量已经超过4.5亿,远超同类型文化节目,俘获了一批热爱阅读的观众的心。在豆瓣上,前两季节目的评分均超过9分。
短视频与文学共存的时代,为文学的创作、传播和接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同时也为传统阅读和知识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除了《我在岛屿读书》外,今日头条通过孵化精品IP与优质内容、行业合作、台网媒体合作等方式,打造了诸如《头条书声》《头条见一面》《头头是道》《高远之见》《头条讲真的》等优质原创内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千好友,世界就在眼前。
《我在岛屿读书》正在热播中,它让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与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相遇,从而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拓宽我们的生活视野。让我们继续在阅读的道路上前行,不断发现新的自我,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
来源:创意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