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至19日,以“智慧农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杨凌农高会夏季分会暨2025AME西部农业机械装备展览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农高会展览中心举办。
5月17日至19日,以“智慧农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杨凌农高会夏季分会暨2025AME西部农业机械装备展览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凌农高会展览中心举办。
作为西部首个聚焦农业机械装备的专业化展会,本次活动吸引了英轩农工、洋马、潍柴雷沃、麦赛福格森等近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装备,尽显智能装备的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撑的融合交汇。
智能装备“硬核”亮相,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其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它们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赋能,小农户得以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跨越。
展会现场,英轩农工的智能CVT无级变速拖拉机成为焦点。展位负责人刘向阳介绍,该设备搭载自主研发的动力换挡系统,可根据土壤硬度、作物类型自动调节挡位与动力输出,作业效率较传统拖拉机提升30%以上,燃油经济性优化15%。
“其配套的智能监测终端通过北斗定位与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土壤墒情、作业轨迹等数据,生成可视化作业报告,为精准农业提供决策支持。”他说,这一产品不仅响应了《“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推进农机、农艺、农田协同发展”的要求,更通过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现30%的购置成本减免,显著降低了农户使用门槛。
智能装备的普及正在重塑农业产业链条。国家政策的持续加码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明确将智能农机列为重点支持对象,同时通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业智能化发展按下“快捷键”。
在展会期间举办的“现代农业装备创新运用大讲堂”上,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出,智能农机的推广需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这种模式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为西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参观展区后不难看出,智能农机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核心亮点,生动诠释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战略与技术升级的实践路径。
本届展会在技术升级层面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动力系统绿色化。如潍柴雷沃推出的氢燃料电池拖拉机,续航里程达500公里,碳排放较柴油机型减少90%;二是作业系统智能化。智能网联播种机器人通过360°环境感知与自主路径规划,成功解决传统铺膜不直、行距不均的问题,减少人力投入30%;三是管理系统云端化。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灌溉方案,实现节水40%、增产25%的双重效益。
随着5G、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农业机械化正从单一装备智能化向全产业链数字化跃迁。
未来,智能农机与物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无人化、绿色化”将成为西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最终实现“藏粮于技”与“产业富民”的双重目标。
正如展会主题所揭示的,当智慧农机遇见广袤田野,一场关乎农业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正在祖国大地加速上演。
来源:网上农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