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铁路运输的钢铁脉络中,巡检是守护千万旅客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当传统人工巡检还在依赖 “手电筒 + 肉眼” 的经验判断,在深夜隧道与复杂地形中艰难排查时,达辰威(DCW)全新推出的 4G 智能摄录手电筒 H260,正以 AI 影像分析、全场景通信定位、智能协同管
在铁路运输的钢铁脉络中,巡检是守护千万旅客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当传统人工巡检还在依赖 “手电筒 + 肉眼” 的经验判断,在深夜隧道与复杂地形中艰难排查时,达辰威(DCW)全新推出的 4G 智能摄录手电筒 H260,正以 AI 影像分析、全场景通信定位、智能协同管理等核心技术,掀起一场静默却深刻的铁路巡检变革。
一、AI 视觉升级:从 “人工筛查” 到 “智能预警” 的跨越
H260 搭载的前后双 120° 超广角镜头,搭配专业级降噪技术,即使在昏暗隧道或强光直射环境下,仍能输出稳定清晰的 1080P 高清影像。其核心 AI 视频分析模块如同不知疲倦的 “数字哨兵”,可实时扫描轨道上的异物侵入、接触网部件松动、信号灯异常等关键隐患,第一时间通过声光报警提醒巡检人员。这套智能系统不仅解放了巡检员的双眼,更将隐患识别的 “indsight 事后追溯” 转变为 “foresight 提前预警”,让传统巡检中易被忽略的毫米级裂纹、设备温升异常等问题无所遁形。
二、全域定位通信:构建 “空天地” 无缝管控网络
针对铁路线长点多、地形复杂的特性,H260 支持 4G 全网通与北斗卫星双模定位。在信号薄弱的山区隧道,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确保巡检轨迹精确到米级;在开阔区段,4G 实时传输功能则将现场画面同步至指挥中心,实现 “前端采集 - 云端分析 - 远程指挥” 的闭环管理。配套系统平台可自动生成可视化巡检路线图,漏检区段智能标注、超时停留自动预警,让 “走过场” 式巡检成为历史。
三、智能交互体系:重塑巡检作业流程
面对多班组协同的复杂场景,H260 的 NFC 电子打卡与电子围栏技术展现出强大适配性。巡检员只需轻触设备读取点位标签,系统便自动关联该区域的设备档案与巡检标准;预设的电子围栏则像无形的 “数字向导”,实时校准行进路线,确保每个关键点位都纳入监管范围。2.4 英寸工业级电容触摸屏支持湿手操作,即使在雨雪天气也能流畅完成信息录入,让巡检工作从 “繁琐记录” 回归 “专注排查”。
四、应急指挥中枢:打造实时协同 “最强大脑”
当突发状况发生,H260 立即化身现场与指挥中心的 “数字桥梁”。通过 4G 网络实时回传的高清画面,结合 AI 自动标注的隐患信息,远端专家可同步 “身临其境” 指导处置,避免因信息滞后导致的决策延误。轨迹回放功能则为事后复盘提供完整数据链,助力优化巡检路线与应急预案。这种 “前端智能终端 + 云端指挥平台” 的协同模式,让单兵作业升级为体系化作战,大幅缩短从 “发现问题” 到 “解决问题” 的响应链条。
在智慧铁路建设的浪潮中,达辰威 H260 不仅是一盏照明工具,更是铁路运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它用 AI 的 “慧眼”、北斗的 “精准”、4G 的 “即时”,重新定义了巡检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标准。当传统巡道工的工具箱里装入这台融合机器视觉、边缘计算与无线通信的智能终端,铁路巡检正从 “人力驱动” 迈向 “科技赋能” 的全新时代 —— 每个隐患都将被精准捕捉,每条铁轨都在智能守护下延伸,为中国高铁的安全运行筑起更坚实的数字防线。
来源:达辰威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