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三峡工程博物馆迎来一群特殊的“探秘者”—— 来自湖北宜昌的50余名小学生化身小记者,通过参与“小记者大发现 新视角妙探寻”主题研学活动,近距离感受三峡工程的历史文化与科技魅力。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三峡工程博物馆迎来一群特殊的“探秘者”—— 来自湖北宜昌的50余名小学生化身小记者,通过参与“小记者大发现 新视角妙探寻”主题研学活动,近距离感受三峡工程的历史文化与科技魅力。
▲“小记者大发现 新视角妙探寻”主题研学活动 本文摄影:李冬梅
活动现场,小记者们怀揣“数字三峡我知道”“绿色三峡我会画”等趣味任务,分别探访三峡馆、工程馆及水电研学中心,开启好奇探秘之旅。在讲解员引导下,他们通过图文展板及多媒体展项,了解三峡工程的百年建设历程和巨大综合效益;在工程馆,他们从社会、文物、科技、环境、发展等五个维度,系统了解三峡工程的深远意义。
最令小记者们兴奋的是水电研学中心的互动体验环节。孩子们手持任务书,时而驻足凝视水轮发电机模型,时而在互动装置前探索水电原理,在“大国重器如何建成”“水能如何转化为电能”等问题中展开思考。通过观察展品、聆听故事、动手实践,他们逐一完成趣味问答任务,逐步加深对三峡工程的理解。
探馆结束后,小记者们在研学教室展开成果交流。两名学生代表结合任务单,用稚嫩的语言分享收获:“原来三峡大坝蕴含着这么多科技原理”“建设者们太了不起了!”
此次活动通过“教育+体验”的创新形式,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让青少年在探秘中触摸历史、感知科技。未来,三峡工程博物馆将持续开发特色研学项目,助力水利科技与三峡精神的代际传播。
本文作者:方正艳 秦明硕
来源:中国三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