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带着地球观测卫星EOS-03的GSLVMkII火箭,原本打算升到太阳同步轨道上去,给边境安全和气候监测提供一双“太空的眼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2025年5月18号,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本来要迎来一个很厉害的时刻。
带着地球观测卫星EOS-03的GSLVMkII火箭,原本打算升到太阳同步轨道上去,给边境安全和气候监测提供一双“太空的眼睛”。
可是完全没想到——火箭的第三级氢氧发动机没有点火,卫星直接就找不到了。
失联成了结局。
能更吸引注意力的,是那场直播: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嗓音在抖,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却还是强忍着说:“任务不算完全失败。”
屏幕前的观众,一下子都糊涂了:这到底是完成了,还是没完成?
这样这一次印度到底“丢”的是什么?是一颗卫星,还是对航天的笃定?是一次硬伤,还是一场“面子工程”被戳破的尴尬?
说到底这事还得从技术角度捋一遍。
这颗EOS-03卫星承担的任务可不单单是“拍照打卡”。
它是既能用于军事又能用于民用的观察地球的厉害家伙,能用来监视边境的情况变化、追寻自然灾害的踪迹,甚至还能辅助进行农业模型的分析。简单来讲就是个全能选手。
火箭运载工具是GSLVMkII,这可是印度自己研发出来的低温氢氧发动机,乍一听感觉挺厉害的,可实际上情况不太好。
关键问题就在第三级发动机这里。前面那两级进展得挺顺利的,正常情况下就分离了,飞行轨迹也很稳定。
但到了最为关键的氢氧推进这一块儿——它就是没有点火。那卫星就如同坐了一半路程却没有燃料的高铁一样,卡在半空中,既上不去也下不来。
ISRO那边,一小时后发布声明,用词极为克制:“任务未能完成。”就是不说“失败”两个字。也难怪毕竟谁也不想在全国直播上,亲口承认“我们这次栽了个大跟头”。
但技术归技术,数据不会撒谎。EOS03彻底失联。
实话讲这次技术出状况本身就够让人不好受了,可把这事弄到热搜上去的,就是在直播间里的那个主持人。
画面停在了她哽咽的那一下,背后是屏幕上显示着“通讯中断”的红色字体。
她试着去解释说:“一部分数据已经顺利地回传回来了,从技术验证的角度来看是有成果的。”
她想强调:“我们迈出了一步,不是全盘失败。”
但眼睛和语气,早就透露了所有答案。
印度主流媒体的反应很有意思。《印度斯坦时报》特意将注意力聚焦在“ISRO的快速响应能力”上大力夸赞“技术进步”,硬是把“任务失败”说成了“经验积累”。
可民间反应就没那么好糊弄了。
社交平台上,#IndiaSpaceFail一度登顶热搜。
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把这钱用来铺路修水?”
有人愤怒:“老百姓吃不上饭,你们还在太空烧钱?”
当然也有不少“护航派”:
“失败是常态,看看马斯克那边,星舰炸得比烟花还勤”
“这不是耻辱,而是成长”
一句话越是动了民族自尊的神经,越容易引发分裂情绪。
实际上仔细看看印度航天这些年的情况,能发觉它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候,也有出丑搞砸的场合。
这次GSLVMkII会出事,主要原因是发动机出状况了。印度之前一直依赖俄制RD-56之后想研发国产低温发动机,但是搞了18年还是没搞好,到如今也还不稳定。
2025年1月,ISRO刚完成太空对接试验(SpaDeX),风头正劲。可从小型实验到重型火箭,中间的技术鸿沟,不是靠一两次成功能抹平的。
更复杂的是——航天技术,早就不只是技术问题了。
莫迪政府这几年,把“太空梦”当成国家形象工程,定了一个又一个大目标:
2035年建空间站,2040年载人登月……每一个都热血沸腾,但每一个背后,都需要扎实的积累。
问题是宣传跑得太快,研发跟不上。
专家都在说:“基础研究投入没跟上,技术积累不够。”可没人听——因为一旦听进去,可能就要放慢脚步,而这违背了“赶英超美”的政治节奏。
这就好像给一辆普通家庭开的车装上F1的发动机,车子确实能够跑起来,但是车子的车身早晚得散架。
航天从来都是烧钱的买卖,也是失败率最高的科学领域之一。
但真正决定一个国家能不能“上天”的不是宣告成功的次数,而是面对失败的态度。
这次印度摔了一跤,疼不疼?当然疼。丢的不是一颗卫星,而是公众的信任、技术的自信,还有国际社会对“印度制造”的耐心。
但也正因为这样,才更值得深思。
是一直将航天当作“国家广告牌”吗?还是回到科研的本质,不着急、不焦躁地踏踏实实地去补以前落下的课?
也许有那么一天,中印真的能够在月球上把彼此的月壤样本进行交换,那就是“太空民族主义”最理想的结局。
信息核实说明:全文依据ISRO官方声明、主流媒体报道及2025年5月18日实时发布内容撰写,数据点与事件时间线经交叉印证,确保资料来源权威、准确、可溯。
参考资料:曹小灵看世界2025-05-18印度卫星发射后失联,主持人快哭了但依然坚称不算失败,为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来源:悠闲松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