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通讯员 卢靖)5月16日至17日,由湖南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与眼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5年湖南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以“汇群力・助健康”为主题,聚焦社区护理发展趋势与实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9日讯(通讯员 卢靖)5月16日至17日,由湖南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会与眼科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2025年湖南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长沙顺利举行。本次培训班以“汇群力・助健康”为主题,聚焦社区护理发展趋势与实践难点,吸引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者、骨干力量及专科护士参会学习。
在开幕式上,湖南省护理学会理事长陈燕致辞、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琴、社区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杨丽发言,强调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社区护理正面临从传统服务模式向智能化、整合化、专业化转型的深刻变革,智慧赋能、科研转化、人才培养是社区护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培训旨在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培养老龄化趋势下的社区护理核心力量,促进科研成果向社区护理实践的高效转化与反哺。
中华护理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越教授以《眼科专科护士职业发展规划》为题,结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护理的发展历程与自身职业成长轨迹,深刻阐述了眼科专科护士的成长路径。她指出,专科护理是专业技能、临床判断与科研素养的系统能力整合,强调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和创新的重要性,并激励广大护理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追求卓越,提升专业水平。
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第四十三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吴欣娟以《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为题,深入探讨了社区护理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范式转变。她指出,AI正逐步成为护理领域的“第二双手”和“超级大脑”,通过大数据算法、智能监测设备、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并在慢病管理、复杂决策、情感疗愈等方面展现巨大潜力。她强调,护理人员要主动拥抱智能化,积极应对挑战,推动“智慧护理”的落地与科研转化。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病友服务中心主任主持护理部工作黄伶智围绕《临床质量改善案例管理实践》,结合十余年护理质量管理经验,详细介绍了“识别问题→制定策略→跟踪评估→持续改进”的闭环临床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推动护理工作从经验化走向数据化、可量化,以高质量数据为核心驱动,形成“管理-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持续优化体系,为高水平护理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湖南省护理学会眼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王琴以《护理人文建设》为题,分享了如何从制度设计、环境营造、心理支持和文化培育四个维度推动人文关怀落地实施。通过构建科学排班机制、心理支持平台、情绪劳动缓释通道与职业成长激励方案,实现关爱型护理组织的持续塑造。她强调,“人文护理”不是附加项,而是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体验与增强团队韧性的战略抓手,应在制度层面实现刚性嵌入与柔性执行。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湖南省护理学会健康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现红,以《健康传播视域下的健康教育设计》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讲好健康故事”,发挥健康教育效力。她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融合隐喻、共情、情境游戏等传播元素,设计儿童绘本、简单却深刻的故事等具有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健康教育工具。她还指出,将传播学思维融入护理健康教育设计,是实现行为转化的“传播密码”。
湖南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科护士长杨丽以《中华社区护理智慧赋能湖南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升实践探索》为题,系统回顾了湖南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探索,包括建立“15分钟养老服务圈”、社区家庭签约服务、AI赋能的健康管理平台建设等。她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病高发背景下,社区护理应走向数字化、精细化和协同化,社区护士要成为政策落实的实践者、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此外,本次培训班围绕社区护理的多维实践需求,组织专家就健康科普与赋能实践、老年评估工具的临床应用、DRG背景下护理运营管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社区应用等方向授课,课程内容聚焦社区护理的痛点与发展热点,实用性强,大大提升了学员对社区护理的理论认知、社区护理科研思维构建及社区护理服务能力。
17日下午,成功举办了本次培训班的重要特色活动——“科普夕阳行”科普讲解比赛。来自省内近30家医疗单位的优秀作品入围决赛,内容涵盖慢病管理、急症识别与处理、中医特色护理等多个主题,以情景模拟、小品、快板、歌舞等多种形式呈现。本次科普讲解比赛紧扣社区老年居民实际需求,产出了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科普作品,致力于实现让社区受众“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健康教育目标。赛后,湘雅二医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赵丽萍教授围绕《健康科普助推护理创新能力提升》,她介绍了近年来带领团队在科普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进一步阐释了健康科普对提升社区护理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她着重强调健康科普需兼具科学性、规范性、惠民性、通俗性、实用性、贴近性,并指出健康科普有助于推动护理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她还为学员们拓展了社区科普的工作方向。
本次培训内容结合社区护理前沿热点、聚焦实践难点,既有理论引领,也有经验分享,更融合了科普讲解比赛等多元形式,致力于推动社区护理从“基础照护”走向“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理论扎实、技术娴熟、具备创新意识的社区护理专业队伍,为基层健康服务注入新质动能。通过系统培训与学习交流,学员们全面提升了对社区护理发展趋势的认知和对智慧护理、科研转化路径的理解。
来源:大众卫生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