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这台卖100元不到的手机,销量甚至赶上小米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9 17:13 1

摘要:紧跟荣耀后面的,并不是努比亚、三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知名选手。

最近机哥回看618第一天的手机销量排行榜时。

看到了一个,贼有节目效果的事儿。

销量排名前六的品牌,咱们都很熟悉。

可再往下一看。

机友们就会发现。

紧跟荣耀后面的,并不是努比亚、三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知名选手。

反倒是在主流手机市场,被甩到半山腰的飞利浦、天语、纽曼和酷派,成了618首日销量的“新星”。

更魔幻的是,飞利浦手机居然能超越,以性价比著称的真我。

不是...飞利浦?

真的假的。

虽说现在讲出来,是有那么一点刻板印象。

但机哥上一次听到飞利浦手机。

还是两年前,嘎子在直播间它以1999元带货,并声称原价8999元,一台亏7000回馈家人。

讲句实话,我觉得卖1999,都算是在割家人们的韭菜。

因为这机子的配置,已经复古到让人难绷的程度。

而这一来二去,让机哥更加好奇。

像飞利浦、天语和金立这些,手机产品力跟不上节奏的品牌。

为何总能在618、双11等活动,崭露头角。

在经过一顿潜水深挖后,我悟了。

很喜欢八弟的一句话。

市场没有真正的红海,只有你发现不了的赛道。

像飞利浦、天语和金立这些others厂商,如今就在超低端手机赛道,活得相当滋润。

如何定义「超低端手机赛道」呢?

机哥自己的理解是,价格500元以下的手机。

我翻开某东销量排行榜发现,只有500元以下价位段,能见到这些边缘手机厂商的身影。

在这块鲜少被关注的荒芜之地,荣耀和REDMI拿下前二。

剩下的,就是天语T2、飞利浦E536A、金立G510和百事乐L23pro等机子。

很多机友,可能连听都没听过。

估计大家都很好奇。

这些机子到底长啥样,卖的又是啥优势,啥价格。

先从500元内,销量仅次于红米14C的天语T2说起。

没有奇迹出现,没有黑科技加持。

它,仅仅是一台入门低端功能机。

好消息是,在各种活动优惠加持下,价格不到一百块钱。

不过有一说一,如此实惠的价格下,它给到的功能,还挺让人意外。

虽说功能机的形态,不能完全精装魔改成智能机。

但当下主流的C口,它有了。

一键开启的物理「手电筒」按键,也给到了。

不是功能机,但也内置了各种骚扰黑白名单,多少能给学生和老年人减轻负担。

剩下的,像是日历、闹钟、视频播放、录音和一键亲情号。

都是平日里,用户通讯和轻度娱乐,不可或缺的功能。

唯一让我觉得很离谱的点。

就是屏幕宣传图,和实物差距较大。

这是官方的宣传图。

这是真机实物图。

你告诉我,这俩是同一台机子?

当然啊。

说那么多,都不妨碍这是一台实用性拉满,价格又美丽的入门功能机。

机哥瞅见,它在某东的销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台。

飞利浦这边也差不多。

销量能突破上百万的,基本都是入门功能机。

主打大喇叭、超长待机、来电黑名单,也能用一些定制化应用,比如喜马拉雅App。

类似的打法,在隔壁诺基亚105上,也得到了验证。

虽然它是一台功能机,但它支持蓝牙5.0,能用咪咕音乐、喜马拉雅和支付宝支付。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

有机友看到这里,可能会说:

“金立、天语和飞利浦,我记得都有做智能机,那它们销量又咋样?”

怎么说呢。

智能机确实是一直在做,但纯拼硬件,压根就干不过主流大厂。

所以机哥发现,它们又找准了更细分的赛道。

比如这台飞利浦S6505,配置固然是落伍的,外观质感固然是拉垮的。

但问题不大。

因为人家主打的就是「老年人手机」赛道。

你说我手机配置不行,我说你不懂家里老年人的用机需求。

当主流手机,复杂的功能,让老年人用得红温破防时。

这机子已经内置了,一键通话+一键语音功能。

点一下桌面的照片联系人,就能直接发起微信视频或语音。

所有功能设置,都只为了简化老年人的用机门槛。

至于金立这边。

它的智能手机路子,主打一个剑走偏锋。

要么整的是力大砖飞的三防手机。

要么是延续老版本打法,在外观设计上,像素级复刻顶流大厂。

有的机子像华子。

有的机子像果子。

这么看下来,这些小厂在「超低端手机赛道」上的打法,就相当清晰了。

首先在价位段上,避开和主流厂商正面竞争。

在500元以内,乃至300元以内的价位段。

能挑选的大厂智能机,妥妥的凤毛麟角。

哪怕是小米旗下,最便宜的REDMI 14C无充电头版,国补后也只能压到399元起。

而小厂们的功能机和智能机,定价普遍不超300元。

其次呢,如果配置上实在干不过。

那也可以搞定制化,比如一键拨打微信好友语音和视频的手机,就有着相对广阔的市场。

实在不行,直接主打功能机市场,也能过上小康生活。

从机构调研来看,目前中国的功能机出货量,每年有1400万到1500万台。

乍一看,好像这些机子的技术含量都不高。

但确实是满足了不少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

而且该说不说,在红海里找蓝海,在主流赛道里找细分深耕,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锋潮评测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