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为民绘“枫”景】叔侄换地结心结,人民调解续亲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6:40 1

摘要: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稳定器”与“润滑剂”。本合集呈现的人民调解工

编者按: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独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稳定器”与“润滑剂”。本合集呈现的人民调解工作典型案例,反映出十堰人民调解工作的丰富实践与显著成效,不仅为类似纠纷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更彰显了人民调解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法律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矛盾纠纷

该纠纷的双方系亲叔侄关系。侄子罗某胜因建房需要与叔叔罗某许早年前曾进行承包地交换,罗某胜在互换来的土地上修建住房。后经双方协商,双方同意将土地再次换回,罗某许同时支付一定费用购得罗某胜部分旧房。前几年,罗某胜母亲返乡居住在罗某许所购房屋后方的厨房内,引发罗某许不满。罗某胜则提出叔叔当初归还的耕地在2012年因修路占用导致面积不全,占地补偿没有给到罗某胜。“新仇”带动“旧怨”,矛盾就此爆发。

人民调解

均县司法所介入后,深知亲戚之间纠纷调解需更为谨慎。调解员首先对纠纷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梳理。考虑到双方情绪激动,直接对话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纠纷的解决,调解员决定采用“背靠背”调解法。

第一步,调解员分别与叔侄二人进行单独沟通。对侄子罗某胜,调解员耐心倾听其关于对母亲安置的考虑以及被占用土地看法,引导其从长远亲情角度思考。对叔叔罗某许,调解员充分理解其对房屋使用权的关切,同时劝导其念及亲情,寻求妥善处理之道。在单独沟通中,调解员捕捉到双方虽有怨气,但内心深处仍重视亲情,均有彻底解决问题的意愿。

第二步,在分别做通思想工作,双方情绪有所缓和后,调解员抓住时机,将双方“请”到一起,初期仍以调解员为主导,转述对方合理诉求,消除误解。调解员根据双方的核心诉求,结合双方意见,提出了以罗某许另一块土地置换罗某胜母亲所住厨房,并由村委会协助重新合理划分双方旧宅基地的初步方案,供双方探讨。

第三步,在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和情感疏导后,叔侄二人均认识到亲情可贵,同意各退一步。双方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罗某许同意用其名下另一块1.51亩土地与罗某胜原房屋后厨房进行置换,并就老宅基地重新划分达成一致。

一纸协议,化解了亲叔侄长达数年的积怨,不仅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修复了濒临破裂的亲情,为构建和谐乡邻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调解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基层司法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人民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十堰市司法局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动态,欢迎各单位投稿。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