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延安医院成功救治发热40余天重症患者 多学科协作守护生命之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9 16:40 1

摘要:时间来到两个月前,51岁的李阿姨(化名,系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真实病例)因为已经1个月反复右侧腰部疼痛伴发热,于是,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入院后确诊右侧输尿管结石并感染,县医院为李阿姨留置了一次性输尿管支架解除梗阻,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出院。

发烧常常是身体异常的 “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健康问题。

时间来到两个月前,51岁的李阿姨(化名,系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真实病例)因为已经1个月反复右侧腰部疼痛伴发热,于是,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入院后确诊右侧输尿管结石并感染,县医院为李阿姨留置了一次性输尿管支架解除梗阻,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然后出院。

原本以为就此结束,不曾想,出院1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于是到上一级医院就诊,继续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仍然得不到控制,曾多次逼近40°C。经朋友介绍,又到昆明市延安医院泌尿外科进一步诊疗。

昆明市延安医院泌尿外科王英宝医生接诊了患者李阿姨,当时,患者右侧腰腹部疼痛、酸胀,体温37.5℃,查体右肾区无明显叩击痛,输尿管走形区轻压痛。同时,患者李阿姨非常紧张焦虑,夜间难以入眠。

对于医生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查明患者长期反复发热的原因。

通过完善检查,昆明市延安医院泌尿外科王英宝医生也确定患者存在泌尿系结石并且梗阻,体内留置输尿管支架位置良好,而且,经过之前在其他两个医院的抗感染治疗,尿常规已经明显好转,应该不存在梗阻导致的感染。同时,也在入院当天更换了新的输尿管支架管,留取标本进行培养,根据感染科和药学部联合会诊进行经验抗生素治疗,患者体温仍旧处在低热状态,排除了导管源性感染。

入院第4天,在完善了心脏彩超检查后,结果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同时瓣膜存在赘生物可能。

这个结果马上引起泌尿外科的重视,立即请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会诊。

看着患者40多天辗转三家医院,抗生素轮番上阵却始终压不住的体温曲线,MDT专家团队把视线放到了两个重要时间点上:

入院第3天

泌尿系统更换输尿管支架第3天,体温首次突破39.5℃,但尿培养始终阴性。

入院第4天

心脏超声发现主动脉瓣赘生物,血培养阳性,提示可能细菌性心内膜炎。

又一个需要验证的方向摆在医生面前,是“泌尿系统感染后,细菌入侵血液定植到心脏上产生赘生物?还是心脏原发病灶通过血行播散到泌尿系统?”也就是说,得确定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结果不同,后续诊疗方案不同。

目前,对于这名患者的治疗来说,已经不仅仅是控制体温的问题了。

精准医学中心通过基因测序的办法寻找血液里面的感染源,最后确定为肺炎克雷伯感染。

又过了一周复查心脏超声,显示主动脉瓣赘生物大小竟然又扩大了1倍。

几乎可以确定,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是感染性的,是细菌通过入侵血液定植到心脏的产生的。

心脏大血管外科也对这名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讨论,李亚雄主任考虑到患者主动脉瓣病变严重,抗生素治疗期间持续高热(体温≥38.5℃)超过1个月,主动脉瓣赘生物直径>10mm,存在栓塞事件高风险。而且,主动脉瓣上的赘生物是感染性的,随时可能出现瓣膜穿孔、主动脉根部脓肿形成、传导系统受累(如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等意外——患者需尽快手术修复及瓣膜置换。

但是,患者李阿姨的手术并不能说做就做,手术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早一天做可能引发感染扩散,晚一天做又要面对赘生物脱落风险。最终,李亚雄教授把手术最佳时机定在了血培养阴性,体温平稳的72小时的时候。

这期间,多轮多学科联合诊疗(MDT)一直进行,心脏大血管外科、泌尿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老年医学科、感染科、药学部、放射科等科室不断联合会诊,调整抗生素使用,在对症支持治疗下,患者的体温及精神状态有所改善,达到了手术治疗的身体状态。

5月9日,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室,心脏大血管外科和泌尿外科同台手术。先由王春晖专家团队史云强医生施行了输尿管结石取出术。然后,李亚雄专家团队施行了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术。

患者手术第二天,拔除了气管插管,并逐渐减停血管活性药物剂量;

术后第三天,拔除引流管,并逐渐自主完成床边坐立。

术后体温没有再高于37.4°C,术后第三天起体温曲线回落至36.0-36.9℃正常区间,血培养连续2周阴性。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瓣机械瓣启闭正常,未见瓣周漏。

目前,患者李阿姨尚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治疗康复。家属说,李阿姨比生病前更健谈了,精神状态和食欲也是越来越好了。

终于走出这段时间的阴霾,家属感叹,母亲送到医院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不曾想,昆明市延安医院这么多科室这么多专家一轮又一轮的多学科联合诊疗,硬是抽丝剥茧地找到发热的根源,还抢在发生无可挽回的局面前拆除了母亲心脏上这科突然长出来的“定时炸弹”。在昆明市延安医院,他们亲身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

责编:高杉

编审:吴晨萍

终审:周健军

来源:掌上春城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