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云范小勤现状:17岁仍陷贫困渴望成家,表哥借其名盖豪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8 15:05 2

摘要: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社会评论分析7岁因酷似马云一夜爆红,豪车保姆相伴的'小马云'如今17岁却连加减法都不会,从万众瞩目到黯然回乡,这场流量狂欢背后,是一个农村孩子被过度消费的残酷现实,“小马云”背后的流量密码到底是什么?

文 |林时砚

编辑 | 林时砚

哈喽,大家好,小林哥这篇社会评论分析7岁因酷似马云一夜爆红,豪车保姆相伴的'小马云'如今17岁却连加减法都不会,从万众瞩目到黯然回乡,这场流量狂欢背后,是一个农村孩子被过度消费的残酷现实,“小马云”背后的流量密码到底是什么?

流量突袭:贫困山村的意外焦点

还记得因长相酷似马云而爆红全网的小男孩吗?2015年,一张照片让8岁的范小勤成了网络上最火的存在,马云本人看到后都亲自转发,调侃说像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范小勤2008年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市严辉村,家里的日子苦得让人揪心,父亲20岁上山干活时被竹叶青蛇咬了,为保命截了肢,靠一条腿种三亩田糊口,母亲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眼还被牛角戳瞎了,只能做些简单家务。

奶奶年纪大了患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个哥哥,全家就靠每人每月180元的低保,再加上三亩地的零星收成和扶贫补助过活,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兄弟俩从没上过幼儿园,整天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在村里逛,下饭的只有咸菜和辣椒。

这张撞脸照片就像一颗石子投进互联网的大湖。在外打工回乡的村民随手一拍传到网上,没几天就炸了锅。2016年11月,又有人拍了段他的短视频,不光晒出他的长相,还说了他家的困境。

那会儿正好赶上“双11”,有网友借着热点发了句“网红小马云家境贫困没上学”,这下热度彻底顶到了峰值。流量像决堤的洪水,一下子把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村子给淹了。

有人是真心疼这孩子,扛着米、提着油专程来送东西,可更多人是奔着流量来的:主播举着手机在他家门口直播带货,商家拉着他想做商业活动。

还有所谓的公益组织打着募捐的幌子捞钱,中国新闻网后来报道过,这种把孩子当“流量密码”的事儿早成了产业链,MCN机构会专门给孩子打造人设,只为多赚佣金。

范家那栋破土房,硬生生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村干部怕出事,只能组织人在村口值班,挨个问清楚来的人想干嘛,范小勤的日子突然亮堂起来:饭菜里终于有了肉味,身上换上了合身的新衣服,手里多了从没见过的玩具,可他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甜,藏着多大的坑。

资本围猎:被操纵的“小马总”

2017年,河北老板刘长江找到了范家,说要带范小勤去石家庄上学,还管他哥哥的教育,帮家里盖新房,在苦日子里熬了十几年的范家人,根本没法拒绝这样的诱惑,点头答应了。

从那天起,村里的范小勤“死”了,取而代之的是MCN机构打造的“小马总”,他住进了豪宅,出门坐豪车,身边有保姆专门照顾,社交账号被运营得风生水起,视频里的他对着镜头熟练地喊:“哈喽,大家好,我是小马云,我爱你们,阿里巴巴跟我长得一模一样。”

资本把他推上了各种舞台,电视综艺里,他模仿马云的神态,喊着“马云叔叔”,配合着脚本里的桥段逗观众笑,商业活动和开幕式上,他被众星捧月般围着站台,只要一露脸就能引来一堆镜头。

甚至有低成本电影找他拍戏,演技虽然生涩,可就凭“小马云”这三个字,电影就有了票房噱头,山东郓城曾有过类似的案子,某MCN机构为了赚钱,让签约的未成年网红超时录制视频,最后闹上法庭。

范小勤的遭遇更让人揪心,他连基本的学习都被剥夺了。在石家庄的几年里,他认识的字没几个,简单的算数都不会。

他活在一个专门为他造的“楚门的世界”里,成了资本手里最值钱的提线木偶,这场流量游戏里,受益的从来不是他,表哥靠着拍他的短视频,3年就盖了三层小楼,买了宝马,刘长江通过他的商演、代言和影视合作,赚得盆满钵满。

范小勤自己呢?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表演,智力发育慢慢停了下来,8岁的心智一直没长大,生活技能更是一点没有,连跟人正常说话都成了问题,他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全绑在那张脸上,等脸变了,这场梦就该醒了。

流量退潮:救赎与成长的新生

网友的新鲜感总会过去,对“撞脸”的好奇慢慢淡了,小马云的流量开始往下掉,短视频平台的算法也不再推荐他的内容,资本很快发现,这个“商品”不值钱了。

更关键的是,范小勤长大了,脸上的轮廓变了,跟马云的相似度越来越低,曾经最核心的卖点没了,他也就成了没用的“废品”,2020年左右,刘长江团队以他身体不舒服为由,把12岁的范小勤送回了严辉村。

回来的范小勤,成了村里“最陌生的人”,12岁的年纪,身高才1.4米左右,智力被鉴定为三级残疾,停留在8岁水平,他不会系鞋带,不认钱,连自己洗澡都不会,有人举着手机对着他,他就条件反射地喊:“大家好,我是小马云,我爱你们,给个红包。”

曾经在酒桌上被簇拥的“小马总”,如今会为了几块零花钱在村口拦车乞讨,这事传到网上,越来越多人骂资本没良心,呼吁有关部门管管,就像北京互联网法院后来总结的,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从来都不能靠资本的良心。

2025年,江西永丰县民政、教育、司法三部门联合发了通报,认定范小勤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月能领1980元补贴,残联还帮他和哥哥办了残疾证,按政策能领额外补助,他被送进了特教学校,这里学费全免,只要交几百块生活费。

2025年7月,有媒体去学校看他,镜头里的范小勤穿着干净的校服,说话虽然不太流利,脸上却有了孩子该有的笑容,有人问他还火不火,他笑着说:“火啊,我2015年就火了。”他还天真地说以后要赚大钱娶老婆,还要给哥哥找个媳妇。

流量这东西,能把人捧到天上,也能把人摔进泥里,但范小勤的故事没停在泥里,官方的救助、学校的照顾,让他重新找回了童年,这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孩子从来不是流量的工具,保护好每一个未成年人的成长,才是最该被追捧的“正能量”。

如今的范小勤在特教学校学穿衣、学算数,慢慢学着做个普通的孩子,或许对他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被世界温柔以待,在没有镜头的角落里,安安稳稳地长大,这不是遗忘,而是对一个孩子最真诚的守护。

来源:青菀杳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