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奖项40余项,成功保研至北师大,志愿时长累计超350小时,是迎新晚会的主持人,还是各大文体比赛的“常客”。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王佳豪,才华比颜值更高!关于学习经验,他表示,他有属于自己的——“三步走”秘诀。
获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奖项40余项,成功保研至北师大,志愿时长累计超350小时,是迎新晚会的主持人,还是各大文体比赛的“常客”。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王佳豪,才华比颜值更高!关于学习经验,他表示,他有属于自己的——“三步走”秘诀。
——“首先就是要明确目标,抓牢基础。”
三年来,王佳豪有41门课程达到90分以上,综合测评成绩高达98.14,并获得了“校一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上课坐前排、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精心对待每一次作业和实践……王佳豪勤奋细致的学习状态收获了任课老师的高度好评。“哪怕只是一次课堂汇报,佳豪的PPT都做得非常精美。”文学院的孙慧莉老师认为,正是这样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为王佳豪的保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就是要多参加科研竞赛。”
王佳豪不满足于专业所在的文科类竞赛,大翻赛、大广赛、大创互联网+……文理兼顾,勇于破圈,各类竞赛中都能找到他的身影。在校期间,王佳豪总计获得校级及以上奖项43项,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2023年全国气象科普大赛中,王佳豪作为南信大唯一的本科生代表参赛,“在全国的舞台上,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我探索到了怎样去更好地呈现舞台效果和掌握答辩的节奏,也学到更多气象方面的知识。”最终他顶住压力,取得了大赛全国本科生组第二名的好成绩。
——“第三步就是在实践中‘武装’自己。”
王佳豪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了第十三届全球教育合作伙伴会议(EGPC)、第三届江苏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讨会、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及时洞察专业前沿,了解专业动向。与此同时,他也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在第五届国际中文教学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中,他积极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与外国留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上的朋友,累计听授课时长超50课时,撰写听授课报告逾10万字。此外,他还受徐开妍副教授推荐参与了陆军工程大学对外汉语教材《基础汉语对话》七个单元的教学资源制作。
“我觉得只要肯努力,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态度,让王佳豪在今年成功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继续他的求学之路。
热爱,可以不止一面,王佳豪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这句话。受家庭环境熏陶,他在大一就参加了校大学生艺术团语言艺术团。此后,他成为了舞台上闪亮的新星,一连参演了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文艺演出、江苏省大学生读书文化节等多场大型活动,并主持院校的各类晚会与朗诵比赛。
除了在文艺方面大放光彩,体育活动对于王佳豪来说也不在话下。曾参加过学校排球比赛的他,也是一名“运动少年”。除了喜欢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安塞腰鼓、茶艺、剪纸等特色课。他将所学融入兴趣爱好,实现一举“N”得,也为未来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师作了良好的知识积累。
在此之余,王佳豪也满怀热忱地投入到了学生工作中,现任文学院21级团总支书记兼年级长,曾任院分党校主席、班主任助理等职位。
学院辅导员张潇潇夸赞他:“王佳豪志存高远、严于律己。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服务同学,待人热忱、管理出色。”丰富的干部经历与卓越的工作成果让他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团学之星”等荣誉称号。
从中小学科普前线到社区服务的角落,王佳豪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也是一名坚定的无偿献血者。此外,他还担任大厂书屋的阅读推广大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两年内,他已累计奉献了352.5小时的志愿服务时光,也因此收获了“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丰富的活动参与经验,王佳豪被学院推荐至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经济报进行实习。他与指导老师合作完成的调查报道《正大天晴制药生产车间噪声和气体污染遭栖霞区居民投诉 化工厂区为何与住宅小区仅一墙之隔》,从实地调研到报道撰写、修改完善,他全身心投入。最终,这篇报告不仅赢得了业内的高度评价,还引起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实习期间,他多次受邀参加了江苏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等新闻发布会并采访,所撰写的新闻稿、调查报告发布于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平台,累计10万余字。此外,他还与搭档开创财经知识科普栏目——苏经小课堂,最高视频浏览量达10000+。这次实习经历,让他不仅对新闻写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在镜头前自信表达,更深刻地理解了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少喝‘鸡汤’多干饭,排解压力去出汗,学业为重齐发展,没事多把书来看,目光长远把路探,爱拼敢拼人人赞!”未来,王佳豪将继续以这样的心态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进行实践与探索,在最好的年华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贡献青年力量。
素材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办官微
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