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背后有何秘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3:44 1

摘要: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突然发文,呼吁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支持公开已故富商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宣称“我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是时候从民主党制造的骗局中走出来了”。

当地时间11月16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突然发文,呼吁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支持公开已故富商爱泼斯坦案相关文件,宣称“我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是时候从民主党制造的骗局中走出来了”。

这个表态标志着特朗普在该争议问题上的立场发生“戏剧性转变”,此前他一直坚决反对公开文件,甚至痛斥支持公开的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为“叛徒”,还亲自召见两名共和党议员试图说服其反对相关提案,而这一反转的直接导火索,是众议院监督委员会民主党人11月12日率先公布的一批直指特朗普的案件文件。

爱泼斯坦文件上的盖子终于要揭开了吗?

爱泼斯坦案自2019年以来始终牵动美国舆论神经,这位与大批政商名流交往密切的富商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当年8月在联邦监狱死亡,官方判定为“自杀”,但这一结论始终饱受阴谋论质疑。

这场文件公开风波的源头,要追溯到美国时间2月27日。美国司法部在官网公布爱泼斯坦案首批文件档案,让全美震惊,全球媒体蜂拥而至。所有人都紧盯这份被称为“萝莉岛真相钥匙”的文件,想揭开这座私人岛屿背后隐藏的惊天秘密。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看完文件后公开表示:“那家伙(爱泼斯坦)和同案被告所做的事,简直令人恶心”,这番表态足以见得文件内容有多么震惊。

第一批公开的文件包含五个部分的内容。

爱泼斯坦对超过250名未成年少女的犯罪细节、私人飞机航行记录(明确标注谁曾随他前往萝莉岛)、社交联络人名单(直指萝莉岛常客)、150多张涉事照片及大量按摩桌、硅胶制品等犯罪工具,还有被骗上岛的未成年少女具体名字。更令人发指的是,化名“简·多伊”的受害者在证词中揭露,自己12岁时就被诱骗参与多人游戏,“看见了世界最黑暗的一面”;文件还显示,受害者常被要求穿校服满足权贵角色扮演需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某匿名硅谷巨头等均被指为常客,后者的私人飞机编号直接曝光。

然而,正当公众以为真相即将大白时,文件的公布“意外原因”。司法部长邦迪称完整文件需审查编辑后才能公布,意味着公开内容可能被篡改抹除。

FBI更是消极对抗,邦迪多次要求提供完整文件,数千页资料仅交出200多页,其余被藏在机密室。前FBI特工加勒特·奥博伊尔爆料,FBI内部甚至有人在日夜销毁核心文件。现在我们看到的公开的版本,实则是经FBI筛选销毁、司法部编辑抹除后的“阉割版”。

这一操作引发美国民众和议员强烈抗议,面对汹涌舆情,邦迪只能承诺“后续将进一步公布资料”。但大家都清楚,萝莉岛核心机密的公开,早已不是特朗普或邦迪能决定的。背后庞大的美国权贵势力,绝不允许自己的秘密曝光。

爱泼斯坦的朋友彼得尼加德也曾公开表示,“让少女生娃或堕胎,可从脐带和胎盘中提取干细胞帮助永葆青春”,这一说法更让萝莉岛的黑暗程度超出想象。

文件的公开也让爱泼斯坦案再次成为美国全民热议的焦点,与此同时,网络上各类谣言开始泛滥成灾。

但是网络上爱泼斯坦文件相关的自媒体内容,说实话可信度可能也不高,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

一张号称“爱泼斯坦客户名单”的图片在社交平台疯传,有人刻意标注“奥巴马、拜登都在上面,唯独特朗普不在”,借机炒作政治对立,更有不少地摊文学风格的自媒体文章,煞有介事地宣称文件曝光了“爱泼斯坦的权贵客户名单”,甚至编造出“物理学家霍金参与性派对”等荒诞不经的谣言。

事实上,这些消息全是无稽之谈,文件中出现的大量“John Doe”(无名氏),本质上只是与爱泼斯坦有过交集的关联人士,既包括政商名流、社交友人,也有管家、厨师等服务人员,绝非所谓“同伙或客户名单”,被提及更不代表参与过不法行为。

此次文件公开始于2025年初,累计已公开超过2500页可检索的PDF文件,所有人都能通过关键词查询核实信息。

正是文件太长,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不会仔细读,部分造谣者肆意编造内容。

就比如说,奥巴马、拜登的名字经检索并未出现在文件中, 文件中真正被多次提及的,是早已公开与爱泼斯坦有过交往的特朗普和克林顿。但目前并无任何证据显示两人存在不轨行为。

特朗普的名字多次出现于证人证词中,其中一名曾为爱泼斯坦工作的人员回忆,特朗普曾到访爱泼斯坦在佛罗里达棕榈滩的豪宅,却不走寻常路地跑到厨房与佣人一起用餐,更明确表示特朗普从未接受过爱泼斯坦安排的按摩服务。

另一名受害者弗吉尼娅·朱弗雷曾声称“听说克林顿阻止《名利场》杂志刊登不利爱泼斯坦的报道”,但这一说法既被杂志方否认,朱弗雷本人后来也撤回了表述,且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克林顿去过爱泼斯坦臭名昭著的私人小岛。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确实存在嫌疑较大的人物:英国安德鲁王子的名字频繁出现,舍贝里在证词中详细描述了2001年在爱泼斯坦纽约豪宅的经历,称安德鲁王子曾当着众人的面对她“袭胸”,这一细节还被拍下照片,尽管安德鲁王子和白金汉宫多次否认,但相关指控已让英国王室颜面扫地。

被免除头衔的安德鲁王子

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也出现在证词中,舍贝里表示曾在爱泼斯坦的派对上见过他表演魔术,科波菲尔还曾问她“是否知道招募其他女孩来这里有钱拿”。这一表述虽引人联想,但并未提及招募年龄,也无法证实科波菲尔知晓爱泼斯坦的性侵恶行。而关于霍金的谣言,文件中仅提及爱泼斯坦在与律师通信时,曾计划悬赏反驳朱弗雷“霍金参与性派对”的不实指控,与谣言描述完全相悖。

需要明确的是,这批公开文件并非针对爱泼斯坦罪行的专项审查材料,对其核心犯罪行为的涉及有限,更多是诽谤诉讼相关的证词和通信记录。

那些拿着名单肆意造谣、将事件娱乐化的行为,不仅混淆了公众认知,更忽视了案件背后无数受害年轻女性的痛苦经历。这本应是一场追求正义的行动,却被部分人当作攻击政治对手、博取流量的工具,尤其是右翼势力刻意编造“特朗普不在名单中”的谎言,试图将其塑造成“正直代表”,完全背离了事件的本质。

特朗普的立场转变并非孤例,背后是共和党内愈演愈烈的倒戈潮。

随着两党围绕文件公开的博弈全面升级,共和党众议员马西与民主党众议员卡纳联合发起的请愿书已集齐218位众议员签名,这一关键进展得益于民主党籍众议员阿德莉塔·格里哈尔瓦的正式宣誓就职。

格里哈尔瓦于9月23日赢得亚利桑那州补选,但众议院当时已休会,议长约翰逊拒绝即刻让其就职,她12日的签字最终让请愿达到强制表决门槛,要求众议院就《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进行投票,预计表决将于11月18日举行。

马西直言,众议院可能有100名以上共和党议员与特朗普决裂,“这次投票记录将比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更长远”,暗示特朗普反对公开可能损害议员们的政治前景。

此前坚决反对公开的共和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也提前“松口”,不仅称特朗普“清白无辜,并不担心这件事”,还于12日晚些时候承诺下周尽快表决提案,为总统的立场转变铺路。大批共和党议员的倒戈让白宫陷入尴尬,特朗普此时改口,实则是为了避免陷入党内孤立的困境。

今年9月众议院监督委员会公布的超过3.3万页文件中,还包含爱泼斯坦2003年50岁生日纪念册,其中有一封署名为“唐纳德”、带有性暗示图案的“露骨”祝福信,特朗普坚决否认写过该信件,并为此起诉了《华尔街日报》等相关方,索赔至少100亿美元,指责媒体“编造故事诽谤其品格”。

就12日再次公布的文件,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明确表态,称这些文件只能证明特朗普“没有做错任何事”,特朗普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民主党人企图搬出爱泼斯坦“骗局”,“转移人们对其在‘停摆’问题上糟糕表现的注意力”。根据《爱泼斯坦档案透明法案》,若获得通过,将强制司法部在30天内公布所有与案件相关的文件、通信记录及爱泼斯坦狱中死亡的调查信息。

目前共和党在众议院拥有219个席位,民主党拥有214个,该提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可能性极大,但文件能否最终全面公开,还面临好几个考验。按照美国立法程序,参议院无义务审议众议院通过的提案,且受阻挠议事规则限制,该提案需至少获得13名共和党参议员支持才能推进,即便参议院通过,还需特朗普本人签署才能生效。

特朗普的立场转变,实则是基于政治利益的精准算计,既平息外界对其与案件关联的猜测,又能将舆论矛头转向民主党,可谓“一箭双雕”。

而这场风波更折射出美国当下深陷的政治乱局与舆论失序,两党极化已到极致,任何公共议题都能沦为相互攻击的工具,民主党借文件公开打击特朗普,共和党则以“对冲”文件反击,无人真正聚焦案件真相与受害者正义。美国两党在众议院的席位争夺,让“公开真相”的诉求被层层裹挟在政治算计中。

更可怕的是,萝莉岛事件揭露的可能是权贵阶层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系统性黑暗。当FBI敢公然销毁证据、司法部门选择性公开文件,美国所谓的“司法公正”早已沦为空谈。特朗普的立场反转也好,两党的相互攻讦也罢,真正的核心,是少数精英对真相的垄断与对正义的践踏。

当政治人物可以随意反转立场、政党可以为转移焦点炒作敏感案件、谣言可以毫无成本地传播、权贵可以凭借势力掩盖罪行,美国民主制度的“纠错能力”正在失效,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不断走低,而萝莉岛背后可能存在的更惊悚秘密,是否会随着文件的逐步公开浮出水面,仍是未知数。

来源:社科干饭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