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援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残疾人劳动纠纷。听力及语言障碍者田某的女儿在法援帮助下获1万元补偿后,田某含泪感慨:“法治暖城的温度,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场“无声”维权的胜利,成为鄂尔多斯“法治暖城政能量”的生动注脚。
法治暖城显担当
鄂尔多斯“政能量”
守护无声权益
近日,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中心以“援调对接”机制成功化解一起残疾人劳动纠纷。听力及语言障碍者田某的女儿在法援帮助下获1万元补偿后,田某含泪感慨:“法治暖城的温度,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场“无声”维权的胜利,成为鄂尔多斯“法治暖城政能量”的生动注脚。
政企联动解民忧
调岗风波中的权益守护
田某的两个女儿均患听力及语言障碍,共同就职于当地某企业。2025年初,企业要求小女儿调岗至30公里外空港园区,因通勤困难且担忧维权可能影响大女儿现有岗位,田某多次协商未果。“孩子们用手语反复比划'害怕失业',全家人愁得睡不着。”田某回忆道。
面对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鄂尔多斯市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启动民生应急响应机制。在收到求助当日即组建“1+1+N”服务专班——1名专职律师牵头、1个调解团队支撑、N个职能部门协同,彰显“政能量”的快速集结。
"援调对接"架起法治连心桥
针对该家庭“维权恐牵连亲属就业”的顾虑,法援中心创新采用“背对背调解+云端协商”模式,通过电子文书系统精准梳理诉求,同步向企业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相关规定,并强调企业应依法保障残障员工合法权益。
“既要维护法律尊严,也要传递司法温度。”鄂尔多斯市中正纠纷调解中心负责人介绍,在三轮“柔性磋商”中,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企业支付1万元补偿金,田某小女儿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并特别约定“不影响大女儿现有工作岗位”。
法治暖城持续释放民生温度
该案以“零诉讼成本、零亲属牵连”实现双赢,成为鄂尔多斯助残护权的标志性实践。目前,田某小女儿的个人档案已提交残联就业服务系统,正待适配合适岗位;大女儿工作未受案件影响,仍在原岗稳定就业。
依托“法律援助+网格化服务”体系,鄂尔多斯市近年累计为残障群体挽回损失超20万元,98%的纠纷通过非诉渠道化解。随着“30分钟法律援助圈”全面建成,12348热线“7×24”小时在线服务,全市已形成覆盖特殊群体的法治守护网络。从调解室到云端平台,从纸质文书到指尖服务,“法治暖城”正以多元方式保障每一个群体的合法权益,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温暖整座城市。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