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犊子了,东北快没人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8 11:14 1

摘要:完犊子了,东北快没人了,根据数据,24年全国各省人口出生率排名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稳稳占据倒数前三,平均1000个人里面只有四个孩子出生,更惨的是剩的少,霉的还多,24年黑龙江和辽宁的死亡率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吉林的情况啊也不容乐观,占全国第七,平均1000个

完犊子了,东北快没人了,根据数据,24年全国各省人口出生率排名中,黑龙江,吉林,辽宁稳稳占据倒数前三,平均1000个人里面只有四个孩子出生,更惨的是剩的少,霉的还多,24年黑龙江和辽宁的死亡率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吉林的情况啊也不容乐观,占全国第七,平均1000个人里面就有9个人去世,也就是说光是人口的自然减少,东三省每1000人里面哪每年就得减少5个,而且以当前的人口结构来看,这个数字还在继续扩大,24年辽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0%,1.9又是全国第一,而且超过国际公认的20%警戒线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黑龙江和吉林呢都是19.41%同样逼近预值,你以为这就完了,更让人绝望的是以上说的还只是人口自然减少,我们还没算人口外流呢,其他地方的人口外流是年轻。军人和劳动力往外跑,家里老人还是会守着家乡,但东北人却是拖家带口式的人口迁徙呀,老人会卖掉家里的房子,南下安家,整个家族都不会在老家留下1分钱的资产,儒家文化影响下,我们明明是最讲究故土难离的民族,老年人对落叶归根的追求更是刻到了骨子里,那么东北人为什么非要往外跑呢?气候原因当然是一个,但那只是表象,往深了一扒,你会发现根本问题就在于一一个字,穷,东北的穷不是没有工业,而是工业太重,钱包太轻,东三省的经济结构中,重工业占比长期超过75%,这类传统重工业根本发不起高工资,工人一个月就拿个三四千,扣除掉吃饭钱,取暖钱,买羽绒服的钱,一年到头还能剩的下啥呀?这都算好了,起码有活干,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极简放缓,对环保的意识也越来越强,钢铁,石化,化肥这类重工业日现在就更难熬了,不倒闭就算不错了,根本拿不出新的岗位给年轻人,正如网上的调侃,对于东北年轻人来说,所谓重工业就是烧烤,所谓轻工业就只有直播,根本留不下来人才,现在网上都爱吐槽县城婆罗门,而一个可悲的现实是整个东三省就是一座巨大的县城,资源早就被上一代瓜分干净,各种关系网络盘根错节,在老一辈的惯性思维里面,从子女上学到生病挂号,从开店创业到上班面试,第一想法呀就是看能不能找到关系这种根深蒂固的人情关系社会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让人绝望,想要在本地有所发展就只能拼爹啊,对于拼不起爹的年轻人,以及在上一轮分配中没能瓜分到足够资源的中老年在本地赚不到钱,那唯一的出路自然就是往外跑了,而人口的流出又进一步削弱了经济活力,大家更难赚钱,最终里程外流,衰退再外流的死刑。这种死循环跑到最后就会出现空城化,比如鹤岗这个网红小县城的房价为什么便宜?就是因为人口流失太严重了,外地人的躺平圣地

背后其实是本地人的发展上榜,有人说国家已经忘了东北,但事实上国家对东北的扶持力度啊,不可谓不大2024年黑龙江的财政支出是收入的4.5倍,吉林的财政支出是收入的3.9倍,明明没钱,为什么还能掏出这么多?还不是是国家财政在背后兜底,但是一个地区的发展不是国家支持就可以的,还需要合理的产业规划,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公正透明的社会环境,当年轻人在本地找不到活干,当社会分配失衡,东北这片辽阔的黑土地就丧失了小老百姓生存发展的土壤,能够留下来的就只有各类婆婆们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人口流出率,正让东北这个昔日的共和国长子一步步成为共和国空军找而产业结构的单一,资源分配的失衡和关系网络的固化,更是让东北成为普通人留不下的故乡,人礼相见,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又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呢?东北老铁绝版化的调侃背后其实是一整个族群的生存焦虑呀,我们衷心的希望有一天东北年轻人在家也能赚到体面的收入,东北老百姓不用到处找关系,也能安稳的生活!

来源:凌立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