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0日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结束后,孙颖莎进入混采区接受媒体采访。混采区按记者到场登记顺序分配提问权,现场一名女记者站在第二排,按轮次获得提问机会,刚开口便被旁边的男记者两次拔高音量抢话,干扰采访流程。现场视频记录显示,孙颖莎当时正面向该女记者,
2025年11月10日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结束后,孙颖莎进入混采区接受媒体采访。混采区按记者到场登记顺序分配提问权,现场一名女记者站在第二排,按轮次获得提问机会,刚开口便被旁边的男记者两次拔高音量抢话,干扰采访流程。现场视频记录显示,孙颖莎当时正面向该女记者,在男记者抢话瞬间,她右手横在两人中间,掌心朝外,同时开口表述“等一下,姐姐你说”,直至女记者完整提出问题后,才开始回应。这段互动被截成动图在网络传播,播放量达到1.8亿,相关话题占据微博热搜12小时。
孙颖莎2000年出生,5岁开始练习乒乓球,2017年升入国家乒乓球队一队。东京奥运会上,她收获女团金牌、女单银牌;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身兼混双、女单、女团三项赛事,与王楚钦搭档夺得混双金牌,女单决赛中2比4不敌陈梦获得银牌,帮助中国乒乓球队实现奥运女单十连冠。2022年1月,她首登女单世界排名第一位,成为乒乓球历史上首位“00后”世界第一,截至2025年11月国际乒联公布的第46周世界排名,她仍保持女单第一的位置。商业领域,她自2021年起担任万和品牌代言人,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仍有相关品牌合作宣传内容发布。
这并非孙颖莎首次在混采区遭遇类似情况,东京奥运会后,她曾在混采区被男记者挤到一边,当时选择后退半步,等对方问完再开口回应。此次采访前,她经历了高强度比赛,赛后需连续应对媒体提问、兴奋剂检测等流程。面对男记者抢话,她未选择沉默或争执,而是通过肢体动作与简短语言示意,既未中断女记者提问,也未与男记者发生冲突,按规则保障了排队记者的提问权利。混采区规则赋予运动员指定提问媒体的弹性空间,现场工作人员透露,采访结束后,孙颖莎未过度关注此事,直接前往兴奋剂检测环节。
公益领域,孙颖莎多次参与捐赠行动。2025年1月西藏日喀则地震后,她捐赠280万元人民币用于救援;2025年7月华北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她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捐赠应急箱、女性关爱应急箱、面油包、夏凉被等物资,相关信息由基金会官方渠道公布。此外,她还参与2023年河北涿州水灾、2024年甘肃地震的捐款活动,累计公益捐款超千万元。省队教练回忆,孙颖莎小时候输球后会躲进更衣室,情绪平复后再出来,进入国家队后,每次采访结束会将训练用球收拾进纸盒整理整齐后再离开,相关行为与此次采访中的应对方式呈现一致性。
近年来,体育赛事报道中关于运动员场外行为与品性的讨论占比持续提升,公众对从业者的关注逐渐从单一成绩延伸至综合品性。国际乒联曾收到外媒女记者邮件,抱怨中国男记者在采访中存在抢话行为,类似混采区秩序问题长期存在。孙颖莎此次的处理方式被网友作为该场景下的应对案例讨论,有留言指出“她挡的不是话筒,是职场里常见的抢话”。在体育界与娱乐界存在部分从业者获得关注度后行为转变的现象下,孙颖莎自出道以来,面对媒体始终保持一致的应对逻辑,其表现源于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
此次全运会混采区事件中,孙颖莎的处理既遵循了采访规则,又兼顾了多方感受,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从东京奥运会后到此次全运会,她在类似场景中均以符合规则的方式应对,那么这一事件是否会推动体育赛事混采区采访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来源:蕊蕊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