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蒋介石的离去,台湾的政治格局开始悄然改变。他的长子蒋经国,也就是宋美龄的继子,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权力棒。
1975年4月5日,台北的天空阴雨绵绵,仿佛在为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哭泣。
这一天,统治台湾多年的蒋介石因病去世,终年88岁。
在他的葬礼上,一身黑纱的宋美龄,尽管极力保持着她一贯的端庄与坚忍,但眉宇间的悲痛却难以掩饰。
随着蒋介石的离去,台湾的政治格局开始悄然改变。他的长子蒋经国,也就是宋美龄的继子,顺理成章地接过了权力棒。
然而,宋美龄与蒋经国之间的关系,历来都有些微妙和复杂。失去了蒋介石这个最重要的政治靠山和情感纽带后,宋美龄在台湾的地位变得有些尴尬。
于是在蒋介石去世仅半年后,78岁的宋美龄以“养病”为由,搭乘专机,飞往了她曾经无比熟悉的大洋彼岸,美国。
这一走,就是28年,直到她106岁在纽约溘然长逝。
纽约的奢华居所
宋美龄刚到美国时,住进了位于纽约长岛北岸的“蝗虫谷”。这地方光听名字可能觉得有点土,但实际上是当时美国顶级富豪聚集区之一。
她住的那栋庄园式别墅,是她的外甥,也就是孔祥熙和宋霭龄的儿子,早在1943年就买下的。这栋别墅占地广阔,据说有差不多70亩地,里面光房间就有28个,坐拥无敌海景,环境幽静,私密性极高。
在这样的地方,宋美龄一住就是20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平日里读书、画画、写字,保持着她一贯的优雅。
但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长岛别墅的弊端也显现出来。
那里靠近海边,秋冬季节湿冷,而且交通不便,对于一个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无论是访客来访还是自己出门就医,都非常不方便。
于是在1995年,宋美龄做出了一个决定:搬家。她从长岛的郊外庄园,搬进了繁华的纽约市中心,曼哈顿。她的新家,是位于曼哈顿上东区的格雷西广场10号公寓。
这栋大楼濒临东河,是纽约最昂贵的顶级公寓之一。为了方便照顾她,她的外甥女孔令仪夫妇就住在附近。
宋美龄和她的随从们,包下了这栋15层公寓楼里的整整两层,她自己住在10楼,而厨师、佣人、护士等工作人员则住在9楼。
无论是长岛的庄园,还是曼哈顿的豪宅,都不是普通人能负担得起的。
这两处房产的产权都不在宋美龄个人名下。长岛别墅是孔祥熙家族的产业,而曼哈顿的公寓,则是她的外甥孔令侃生前买下的。
也就是说,宋美龄在美国的这28年里,光是“住”这一项,就基本没花过自己的钱,依靠的是她娘家宋家和姐姐宋霭龄婆家孔家那深不可测的家族财力。
这第一大支柱,就是孔宋家族提供的坚实后盾。
一笔从未间断的官方供养
宋美龄虽然离开了台湾,但她的影响力还在,她“前第一夫人”的身份还在。在她远赴美国后,台湾当局并没有忘记这位曾经的“国母”。
1978年,也就是蒋介石去世后的第三年,台湾当局专门出台了一部法规,叫做 《卸任“总统”礼遇条例实施办法》。这部条例明确规定了对卸任“总统”及其遗孀的各种礼遇。
根据这项条例,宋美龄在美国的一切生活开销,尤其是医疗和随从人员的费用,都由台湾当局来承担。
这项“礼遇”具体到什么程度呢?看医疗费用就知道。条例规定,她的所有医疗开支,包括聘请私人医生、检查、用药等等,都可以实报实销,而且没有上限。
对于一位百岁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也解除了她最大的后顾之忧。
还有随行人员的开支。宋美龄的生活极其讲究,身边时刻都围绕着一大群工作人员,包括秘书、护士、厨师、司机、保镖等等。这些人的薪水、奖金以及其他杂项开支,也全部由台湾方面支付。
有报道估算过,台湾当局每年派驻在美国照顾她的医疗人员和事务人员,其薪资加上各种费用,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根据一些公开的资料和报道推算,在宋美龄晚年,台湾当局每年为她支出的费用,包括人员薪资和医疗保健等,加起来至少在一千万新台币以上,折合当时的人民币大约是250万元。
这笔由官方提供的、稳定而持续的资金,构成了宋美龄在美国奢华生活的第二个,也是最制度化的支柱。
无论她需要多么昂贵的医疗服务,都不必为此发愁。
然而,仅仅依靠台湾的津贴和家族提供的住所,或许能保证她衣食无忧,但要说到“奢侈”,甚至还能进行其他活动,似乎还差了点意思。
一个精明的“生意人”
很多人对宋美龄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穿着旗袍、说着流利英语、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政治女强人形象上。但很少有人知道,脱离政坛后,她其实还涉足了商业投资,并且眼光相当独到。
宋美龄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
上世纪70年代,正是全球能源危机爆发、石油价格飙升的时期。宋美龄和她的家族顾问们,显然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
根据一些媒体的披露,早在1972年,宋美龄就拿出了500万美元的巨款,投资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天然气开发项目,并成为了菲利普斯石油公司(Phillips Petroleum)的一名合伙人。
紧接着,在1973年和1974年,她又先后参与创办或组建了休斯敦石油及天然气公司(Houston Oil & Gas Company)、夏延石油公司(Cheyenne Oil Company)和西部石油开发公司(Western Oil Development Company)等多家能源企业。
当然,关于这些投资,也存在一些争议。有说法认为,宋美龄本人并不擅长理财 这些投资的实际操盘手,很可能是她那位在商界长袖善舞的外甥孔令杰。
据说,孔令杰以姨妈宋美龄的名义进行投资,而宋美龄可能只是“挂名”,或者持有一定的“干股”。
但无论具体操作者是谁,这些投资都与宋美龄直接关联。在那个石油价格飞涨的年代,这些投资为她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其收益远非台湾当局提供的津贴所能比拟。
虽然这些投资的具体收益和持股比例,由于缺乏公开的财务文件(如美国证监会的备案)而难以查证 但它无疑是宋美龄晚年财富中,最神秘也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来源: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