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病毒的表现更加“狡猾”,发烧不再是判断感染的唯一标准。
文| LL
编辑 |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最近,新冠病毒又有了新动向,新一轮的感染潮正悄悄逼近。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病毒的表现更加“狡猾”,发烧不再是判断感染的唯一标准。
很多感染者并没有出现高烧,有的甚至体温完全正常,但其实病毒已经在体内悄悄作祟。
所以,我们得提高警惕,学会从一些细微的症状中,判断身体是不是已经被病毒盯上了。
当我们身体出现这6个症状时,很可能是新冠病毒已经来敲门了。
嗓子干痒是这次频繁出现的症状之一,它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喉咙痛,而是一种很难形容、但又非常明显的不适感。
很多人一开始都以为是天气干燥,或者是自己上火了,就想着喝点凉茶吃个去火药来缓解一下,但是这有可能就是病毒入侵的早期反应。
这个时候,如果只是用这些简单的方法去压住症状,很有可能就会耽误了自我隔离和防护的最佳时期。
持续咳嗽在这次感染中也很常见,但它并不剧烈,不是那种让人咳得喘不过气的感觉,而是断断续续的,就好像嗓子里卡了个异物一样。
这种 “温吞型” 的干咳,特别容易被大家误认为是气管敏感,或者是过敏性反应。
但事实上,它很可能是病毒正在攻击呼吸道的信号。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容易被这种低强度的症状所迷惑,从而忽视了病情。
所以,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要是他们出现这种持续咳嗽的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及时去医院检查。
嗅觉迟钝也是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现象,在新冠早期,有“失去嗅觉”的症状,而在这次的变种中,虽然表现没有那么极端,但很多人都反映自己“闻东西不灵了”。
嗅觉变化其实是一种极其敏感的神经反应,哪怕不是完全丧失嗅觉,只要感觉和平时不太一样,我们就应该重视起来。
这或许不是普通的感冒或者鼻炎能引起的,很有可能是病毒在干扰你的神经系统。
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要是发现自己的嗅觉突然变得不太灵敏,一定要及时关注,必要时去做个检测。
全身乏力也是感染新冠病毒后非常典型的症状之一,这种疲倦感和我们平时累了的感觉可不一样,它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系统性疲劳。
有时候,它可能会先于发烧出现,也有可能是唯一的表现症状。
你会感觉自己浑身软绵绵的,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就算休息了很长时间,也还是觉得很累。
我们平时工作劳累的时候,就很容易误认为自己是累到了,休息一下就好了,但是这次新冠却也会让你产生这样的错觉。
所以说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乏力,而且休息后也没有明显改善的时候,一定要警惕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
肌肉酸痛也是这次感染的一个常见症状,它不是那种剧烈的疼痛,而是一种隐隐约约的酸胀感,尤其是在背部、腿部、肩颈这些位置比较明显。
这种 “类感冒” 的酸痛,特别容易让人误以为是自己久坐不动,或者是天气变化造成的。
不过这很可能是病毒在激活身体的免疫应答。
特别是到了夜间,这种酸痛感可能会明显加重,这个时候可一定要格外关注。
肠胃不适,包括轻微腹泻、腹部胀气、恶心等,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个信号。
很多人都想不到病毒还会影响到肠道,其实新冠病毒是会影响胃肠系统,这在不少病例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
如果你最近频繁拉肚子,但又确定自己没有吃坏东西,
那可就要多留个心眼了。
当肠胃出现不明原因的不适时,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在作怪。
现在的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更快了,但症状却变得更轻,这就更加考验我们对自己健康的觉察能力。
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盯着“发烧”这一个症状来判断是否感染。
一定要学会从这些日常的小变化中,捕捉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
虽然症状轻,但并不代表没有风险。
病毒对身体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于感染当下,还可能给我们带来长期的免疫负担。
尤其是老年人,还有那些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哪怕是轻型感染,也有可能加重他们原有的病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感冒拖拖拉拉半个月都不好,其实很有可能他们感染的就是新冠病毒的轻型或者隐性感染。
他们既没去做检测,也没当回事,只是觉得自己最近太累了。
可这样忽视早期症状,错过黄金隔离期,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恢复,还很可能让家人也跟着陷入感染的危险之中。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城市和农村在防控意识上还是存在差异的,在城市里,大家获取信息比较方便,防控意识也比较强。
但是在农村可能由于信息相对闭塞,部分人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防控意识也比较薄弱。
这种观念上的落差,需要我们通过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沟通和普及,让大家都知道,不发烧也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总之,病毒并没有消失,它只是换了个“马甲”继续和我们“斗智斗勇”。
我们可不能因为症状轻就掉以轻心,也不能因为没有发烧就放松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好觉、吃好饭、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还是要去医院咨询医生。
大江网2025-05-18——新冠感染再抬头!专家提醒!
广州ing2025-05-17
来源:梦清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