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上午,中国国家话剧院携手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召开了“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
5月18日上午,中国国家话剧院携手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召开了“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新闻发布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潘敏,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璟,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秦海璐、刘金山、邢佳栋等出席。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对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黄浦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此次国话与上海黄浦区合作,正是双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两个结合”的具体举措。“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将以重构创新的艺术理念与追求,助力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京沪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通与共融。期待演出季中的五部精彩大戏,与三部“CNT现场”优质的数字戏剧产品,为上海广大观众带来文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上海这座璀璨的文艺之都,增添更多的戏剧光彩。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璟
发布会上,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璟致辞,时隔5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重启上海演出季,并与黄浦区深度合作,每一部精心筹备的作品都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此次合作,将以文化为引领,探索消费新业态融合,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同塑造京沪文化交流的全新范式,为上海全面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程鹏在发布会现场对此次上海演出季做了整体推介。他用两个关键词“五部戏了解一座北京城”和“五部戏纵览百年奋斗史”推荐了现场演出剧目。此外,本次演出季还有三部“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剧目。两大板块将为沪上观众带来一场舞台与银幕交相辉映的艺术盛宴。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秦海璐现场向大家推荐了话剧《四世同堂》,动情讲述了自己15年来排演大赤包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刘金山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刘金山在发布会现场介绍了北京美食旅游打卡点,欢迎上海的观众在看完五部与北京相关的话剧后,能够北上亲自体验北京的人文风情。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邢佳栋
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邢佳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话剧《四世同堂》中饰演小崔的感受,还向观众隆重推荐了“CNT现场”展映剧目《抗战中的文艺》,希望大家支持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
演艺大世界迎来国话重磅回归
京沪文化 梦幻联动 共述中国故事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将于7-9月隆重举办,涵盖经典剧目展演及多样主题艺术活动,为沪上观众带来内容丰富、艺术水准卓越的戏剧盛会。演出季将深度联动2025黄浦文旅“促消费”活动,串联周边商圈与地标景点,打造“文商旅”一体化体验,让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畅享上海都市生活的多元魅力。
近年来,上海“演艺大世界”从无到有、由小及大,已发展为亚洲最大戏剧集聚区,汇聚中外顶尖剧团与艺术家,助力中国戏剧与国际舞台的交流对话,持续释放“上海文化”品牌的全球影响力。此次国家话剧院的重磅回归,将以国家级艺术高度和资源优势,推动“演艺大世界”平台内容升级,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吸引力。
北京与上海,一边是千年古都的文化厚土,一边是国际潮涌的创新枢纽,两座城市的戏剧基因在此刻深度交融,共同擘画“演艺之都”的全球图景。国家话剧院携深厚的文学底蕴与历史纵深南下,上海“演艺大世界”以开放平台汇聚国际视野与市场活力,这场跨越南北的文化共振,既是传统与当代的对话,更是艺术与城市的共生。
未来,京沪文化联动将持续拓展合作边界,以更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表达,共同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属于新时代的“演艺之都”新形象。
现场演出,高清展映
以丰盛舞台,回应上海的艺术期待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集结五部精品力作及三部“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作品,以戏剧之美回应城市的热切期待,书写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壮丽篇章。
开幕大戏《四世同堂》由田沁鑫院长执导,7月将在大上海剧场震撼登场。该剧改编自老舍同名巨著,历经15年打磨,巡演全国70余城、演出近400场,赢得30余万观众盛赞,堪称中国话剧史的里程碑。田沁鑫以“新现实主义”手法,将老舍笔下北京胡同的市井百态生动再现,祁家、冠家、钱家三户人家的命运交织,展现抗战时期北平百姓的生活图景。
原创话剧《鼓楼那些事儿》以“鼓楼苑”社区为舞台,用松弛自然的戏剧语汇讲述“背包法官”走街串巷的故事,展现传统人情与现代法治的碰撞融合。剧作生活气息浓郁,兼具法律精神与人文温度,生动诠释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智慧与关怀。
现象级话剧《大宅门》将70集电视剧的恢宏叙事浓缩于两个半小时,聚焦白氏家族百年沉浮,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沧桑巨变。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紧凑结构与精湛表演,深刻展现宅门内外的人性与命运,重现“宅门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色谍战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以独特的视角切入历史现场,通过广播人的隐秘战线,再现开国大典背后的惊心动魄。该剧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现时空穿越,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广播事业初创时期的艰难与荣光。简洁有力的舞美设计与扣人心弦的谍战情节相得益彰,打造出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舞台佳作。
闭幕大戏《北京法源寺》作为田沁鑫导演的又一力作,以戊戌变法为历史切口,通过法源寺这一文化地标串联起不同时空的历史对话。该剧自2015年首演以来,屡创“开票即售罄”的票房神话。今年适逢演出十周年,这部思想深邃、形式创新的历史大戏必将为上海观众带来震撼心灵的观剧体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为上海观众带来“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包括《抗战中的文艺》《青蛇》(高清修复版)《苏堤春晓》三部作品。
《抗战中的文艺》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首部搬上大银幕的文献戏剧电影,编剧秧禾之文工作社,导演田沁鑫,以波澜壮阔的笔触,真情再现1931年至1945年,胸怀爱国之志的文艺家们求索、挣扎、奋斗,寻找文艺救国路径的艰难历程,首次展现、抒写、梳理文艺界14年的抗战文艺史。
话剧《青蛇》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田沁鑫执导,秦海璐、袁泉、辛柏青、董畅、吴彼、商子见等主演的舞台剧。该剧改编自李碧华所著同名小说,讲述了青蛇与白蛇共同修炼五百年,二蛇徜徉人间为情所惑的故事。
《苏堤春晓》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结构,亦庄亦谐着墨北宋名士苏东坡一生际遇,该剧虽为历史题材,但是巧妙地提取了职场线,围绕出世、入世两个抉择,展开了苏东坡与家人、同事、老师、老板、百姓和杭州之间的关系,风趣诙谐又充满思辨,其中涉及不少与时下年轻人息息相关的话题,给予现代人很多启示,极具当代价值。
艺术狂欢,抢票倒计时!
一键锁定艺术盛宴!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信息已在大麦、猫眼等平台开启预约,5月22日正式开票。观众可通过“大麦”APP/微信小程序获取最新票务信息,参与早鸟票优惠活动。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五部力作贯穿古今,是一座城市与一个时代的深情对话,三部“CNT现场”高清戏剧展映的推出,既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也展现了当代中国戏剧的创新活力。国家话剧院的重磅回归,将与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携手,激发无尽艺术想象,推动城市文化再攀高峰。让我们相约剧场,在舞台的光影中见证经典与未来的交融,共同书写艺术新篇章!
在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新闻发布会上的致辞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 田沁鑫
各位领导、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微风和润的初夏,中国国家话剧院一行,来到美丽上海,汇聚在有着丰厚文艺史资源的近百岁高龄的中国大戏院,主持召开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向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的支持和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黄浦区委区政府、黄浦文化和旅游集团、上海大光明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诚邀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此次国话与上海黄浦区合作,正是双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践行“两个结合”的具体举措。
“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将以重构创新的艺术理念与追求,助力上海这座“亚洲演艺之都”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京沪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互通与共融。期待演出季中的五部精彩大戏,与三部“CNT现场”优质的数字戏剧产品,为上海广大观众带来文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上海这座璀璨的文艺之都,增添更多的戏剧光彩。
最后,再次感谢领导支持,和媒体朋友们的长情关注!让我们携手共赴这场跨越南北的文化之约,在方寸舞台之间,见证中国话剧蓬勃的生命力!
预祝2025国话·上海演出季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