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留洋德国的名宿,为何邵佳一成国足新帅,谢晖至今赋闲在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7:15 1

摘要:同样是德国回来的老国脚,一个刚坐上国足帅位,一个连中甲都没人敢要,差距比当年在慕尼黑喝啤酒那口泡沫还扎心。

同样是德国回来的老国脚,一个刚坐上国足帅位,一个连中甲都没人敢要,差距比当年在慕尼黑喝啤酒那口泡沫还扎心。

邵佳一上任那天,足协办公楼门口蹲了二十多家媒体,镜头全对准他。

谢晖同一天被拍到在浦东机场帮朋友推行李,口罩拉到下巴,没人认出。

两人前后脚回国,一个进会议室签合同,一个进航站楼找托运口,画面叠在一起,像故意剪辑的纪录片。

球员时代,谢晖其实更出风头。

2000-2001赛季德乙,他出场23次进14球,射手榜第二,距离金靴只差两球。

那年凯泽斯劳滕想升他打德甲,他回绝,跑回国踢世界杯外围赛。

后来有人替他算过,那一趟来回,至少少赚八十万欧元。

邵佳一在慕尼黑1860踢了三年德甲,数据平平,却攒下好人缘,退役后德国那边还给他发邀请函,让他去总部参观。

好人缘变成好资源。

邵佳一2015年进足协,先从青训顾问干起,后面管联赛、管技术,每个岗位都踩准节奏。

圈里流传一句话:佳一从不说不,只说我试试。

谢晖正好相反,2021年带南通支云,酒后直播吐槽:某冠军球队砸二十亿,话没说完手机被旁边人抢走。

第二天足协罚单到俱乐部,他下课只用了六小时。

那顿饭代价挺大,年薪加奖金,三百多万直接蒸发。

有人把谢晖去年在亚泰的胜率翻出来,40%,排本土教练第三。

排第一的是53%,但那位老帅俱乐部投入是亚泰的两倍。

谢晖手里牌一般,却能把反击打得有模有样,球迷喊他国产克洛普。

问题出在发布会。

输河南那场,他开口就是:我们预算只有对面三分之一,赢不了正常。

高层听完脸绿,赛季结束不续约。

他再找工作,发现电话突然变少。

邵佳一一路高升的秘诀听起来像鸡汤:先答应,再想办法。

2019年国奥选帅,原本名单没他,领队临时缺技术总监,他补位,带队打U23亚洲杯,三战全败,却留下一份六十页的总结报告。

报告被上面点名表扬,转年他就进国家队教练组。

每一步都像提前写好的剧本,连失败都能剪成高光。

谢晖也想写剧本,剧情总跑偏。

2022年他去德国科隆体育学院蹭课,每天七点坐第一排,拍照发社交媒体,配文:学习让我快乐。

下面最高赞评论:哥,别学了,先找份工作。

回国他毛遂自荐,给三家俱乐部投简历,两家没回,一家回:岗位已满。

其实那家中甲队主教练位置空到十二月。

有人劝他改改脾气,他回:改了就变成另外一个人。

朋友劝他出国,他摇头:孩子刚上小学。

中间有支白俄罗斯球队找他,月薪税后一万二美元,他嫌冷,没去。

就这么卡着,卡在想说真话和想要饭碗之间。

更尴尬的是年龄。

邵佳一比他小两岁,已经跳过一线队,直接进国家队。

谢晖四十五,土帅里不算老,却像过期罐头,标签还新,没人敢拆。

足协内部文件有一条不成文规则:有负面舆情记录的教练,慎用。

谢晖的名字躺在表格里,旁边标着红色小三角。

也不是完全没路。

去年中资控制的欧塞尔技术总监到上海,约他喝咖啡,开口问:愿不愿意先带预备队?

年薪税后三十五万欧元,合同一年一签。

他犹豫,说考虑一周。

一周后欧塞尔找到法国人,岗位没了。

那天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地铁人流照片,没配字。

最难受的是对比。

邵佳一上任国足,媒体列出四大优势:熟悉足协、懂德语、留洋背景、性格沉稳。

每一条都像照着谢晖的反面写。

球迷留言:如果谢晖管住嘴,现在坐在那里的就是他。

谢晖自己刷到这条,回了个摊手表情。

圈内老记者给他算过命:两条路,要么彻底离开中国,去东南亚或者东欧,从头攒履历;要么彻底闭嘴,先找个队当总监,熬两年再出山。

两条路都要忍,一条忍漂泊,一条忍沉默。

谢晖都没选,他还在等一个既能说话又能执教的地方。

可惜中国足球目前没这块空地。

故事写到这儿,结论并不新鲜:环境从不为个人改规则,只能个人改自己去适配环境。

邵佳一懂这个道理,先把棱角收起来,等坐到能制定规则的那天,再慢慢释放。

谢晖还在外面踮脚张望,以为门会为他单独开一道缝。

门其实不会动,动的只有人。

你问他愿不愿意低头,他反问:低头还是谢晖吗?

这就是死结。

结打不开,下一次热搜大概率还是:谢晖又失业了。

来源:刃牙王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