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会被“饿”死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6:15 1

摘要:一小部分肿瘤患者认为每天少吃或者不吃东西肿瘤就会被“饿”死,或者能减缓疾病进程让肿瘤生长的慢一些,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恰恰相反,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会使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治疗的耐受性降低;疗效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和短期再

一小部分肿瘤患者认为每天少吃或者不吃东西肿瘤就会被“饿”死,或者能减缓疾病进程让肿瘤生长的慢一些,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恰恰相反,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会使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升高;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治疗的耐受性降低;疗效降低;住院时间延长和短期再入院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其生存期。

那么在我们儿童患者中,20世纪小儿实体瘤发病率以每5年5%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展中国家的小儿肿瘤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50%,卫生健康意识不足的地区或起病隐匿导致小儿恶性肿瘤在诊断时往往已属晚期,并伴有远处转移,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大大提高,良性肿瘤患儿与恶性肿瘤患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基本一致。

肿瘤患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肿瘤细胞的快速无抑制性生长、放化疗影响、手术后应激状态。我们需要通过营养支持来避免或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那有人要问了,营养治疗会不会同时促进肿瘤生长呢?答案是否定的。外源营养摄入不足,肿瘤仍能从体内不断获取所需营养物质;是否提供足够营养物质,肿瘤细胞都是基本按其生物学特性而增殖;无临床资料表明营养治疗可导致肿瘤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相反,有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不会刺激肿瘤增殖,资料显示营养支持使患者获益,或至少不会使预后恶化。因此应当对肿瘤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而且应当早期干预。

对于实体瘤患儿,手术是其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式,围手术期同样具有营养不良的风险,什么样的患儿需要在围手术期进行营养支持呢?

①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大手术前应给予10-14天营养支持。

②预计围手术期禁食时间大于7天,应给予营养支持。

③预计10天以上经口摄入无法达到推荐摄入量的60%以上者,应给予营养支持。

如果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能量和营养需求而又保留一定胃肠道功能的患儿,首选肠内营养,也就是通过经口或管饲的方法将特殊配方直接注入胃、十二指肠或空肠。如果经口进食和肠内营养均不能满足患儿营养需求或因放化疗导致严重胃肠道并发症的患儿则需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直接将营养液输入静脉。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同样很重要,种类繁多,一定要选最适合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量、有无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史、胃肠道功能、配方给予途径和方式、配方本身特点(渗透压、黏滞度、营养密度)、口味偏好、价格等,当然了一般医生都会帮您做好选择,现在大部分医院都配备有临床营养科,也可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在放化疗过程中同样会对影响肿瘤患儿营养状况,例如会造成患儿恶心和呕吐、味觉障碍、食欲减退、胃肠黏膜炎、腹泻、肠梗阻以及感染,从而造成营养摄入不足。我们可通过使用肠内营养、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避免油炸或味道强烈、少食多餐、适当进食山楂等开胃健脾小零食、不要强迫进食、可改变给予食物的方式等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合理的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仅能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对抗感染,加速康复,患儿的营养状态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一定要牢记肿瘤是“饿”不死的!

本文来自【首都儿科研究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