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片酬曝光?佘诗曼加价一倍仍是良心价 港星性价比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7 17:00 1

摘要:不是观众大惊小怪,是差距实在刺眼。打开任意一部平台S+古偶,男主女主单集税后80到120万算友情价,遇上顶流,数字后面直接加两个零。佘诗曼手握双料视后,出道二十六年,演技存货从尔淳到钉姐再到Man姐,结果打包价抵不过别人拍三天。

佘诗曼拍完整部《新闻女王2》只拿100万港币,消息一出,全网炸了。

这个数字在内地连三线小花的单集零头都够不上。有人把计算器按得噼啪响:30集体量,均下来她一集3万3,拍一天可能还不够付横店群演头头的加班费。

不是观众大惊小怪,是差距实在刺眼。打开任意一部平台S+古偶,男主女主单集税后80到120万算友情价,遇上顶流,数字后面直接加两个零。佘诗曼手握双料视后,出道二十六年,演技存货从尔淳到钉姐再到Man姐,结果打包价抵不过别人拍三天。

她没喊冤,网友先替她肉疼。有人翻出旧账,算她在内地拍《延禧攻略》那三个月进账约莫等于回TVB连轴转十年。这么一比,100万港币更像荣誉勋章,贴胸口证明真爱。

TVB高层倒挺淡定。内部制度写着底薪加秀酬,演员签的是长约,不是按集算钱。制作费就那么多,布景重复用,盒饭标准十年没涨,演员想多拿,只能往外跑。佘诗曼肯回头,已属给面子。

黄宗泽被问到片酬,笑呵呵装失忆。高海宁35万,他50万,兄弟间差15万,够买辆代步车。记者追问急不急,他摆手:有工开就开心。是真开心还是假洒脱,没人深究。港圈就这么大,不拍就得等,等三个月可能连35万都没。

网上开始刷性价比这个词。香港演员会打会摔会哭会笑,国语粤语随时切换,现场改词不眨眼,拍通宵不迟到。同等工作量放到内地,报价翻十倍,还要配房车、助理、保镖、营养师。剧组暗暗算账,同样预算,请一个顶流只能拍十天,请佘诗曼们能拍三个月,戏还能看。

有人担心,这么便宜会不会把整体行情拉低。市场答案很直接:不会。内地盘子大,热钱多,平台抢人,价格自己涨。香港盘子小,电视台就那几家,流媒体还没成气候,演员议价空间被锁死。想突破,只能北上。北上就要面对更年轻的脸、更猛的流量、更复杂的游戏规则。留还是走,每天有人在心里拉锯。

观众其实不在乎谁拿多少,只想看戏值不值。打开《新闻女王》,Man姐一个眼神杀过来,弹幕齐刷过瘾。那一刻,100万还是1000万没区别,角色立住了,观众就买单。反过来,有的剧砸下几个亿,主角只会瞪眼,观众照样骂到下架。钱买得到热搜,买不到信服。

行内人透露,平台也在悄悄改KPI。以前拼卡司,现在拼完播率。广告商跟着数据走,数据靠内容撑。内容不行,顶流也救不回。风向一转,剧组开始重新算账:是把八成预算给一个人,还是把钱匀给剧本、导演、后期、配乐,让整体升级。算盘声响,性价比高的港剧演员成了香饽饽。片约悄悄飞进他们经纪人邮箱,报价比TVB高,又比内地顶流低,双方都觉得合适。

再不做调整,你会损失好演员。不懂这招,下一个被砍预算的就是你。直接抄作业:把钱花在能让观众记住的角色上,而不是花在粉丝控评里。明天就用这三句话:好演技省钱,好角色省时,好口碑省钱省时又省命。

佘诗曼们用老派方式提醒行业:戏大于人。观众永远记得住角色,记不住天价。预算有限,就把镜头、剧本、时间留给能演出烟火气的人。市场终会奖励这样的选择,因为观众一直在用点播键投票。

贵的不一定对,对的迟早会贵。

来源:魔法花猫oxwP7k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