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专注于电影票务与宣发,向产业链上游内容创作与外围IP衍生业务深度延伸,再到深耕动画内容与IP运营,猫眼的转变不仅关乎商业模式的创新,更体现了对产业未来的深度思考。
从专注于电影票务与宣发,向产业链上游内容创作与外围IP衍生业务深度延伸,再到深耕动画内容与IP运营,猫眼的转变不仅关乎商业模式的创新,更体现了对产业未来的深度思考。
作者 | 陆娜(北京)
这两天,一只圆滚滚毛茸茸的机器熊猫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求量产求链接的声音不绝于耳。
这只名为「胡胡」的萌物脱胎于成龙主演真人电影《熊猫计划》,是为数不多的从真人电影中开发出的形象IP。11月14日,「胡胡」首次以特殊形式在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猫眼娱乐的焕新发布会上亮相。
在这场名为「万有引趣·次元新生」的发布会上,猫眼不仅展示了包括胡胡在内的多个IP孵化成果,发布了最新片单,更正式宣布成立动画厂牌「萌谷文化」,并推出全新的IP主题新零售品牌「MmmGoods吃谷子」。
以「IP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为终极目标,核心战略聚焦「前瞻性的IP版权获取与孵化能力」和「全域的渠道拓展与渠道品牌化能力」两大支柱能力,猫眼正在打造内容、文化、消费的三重闭环的IP运营体系。
电影行业全流程趋于成熟的当下,精细化的运营和管理成为必要。近几年动画电影创作端到市场表现双双火热,猫眼在过去一年建立起针对动画产业的组织能力和差异化内容营销体系,展现出了对内容产业长期主义的决心。
IP的培育需要耐心,商业模式的构建非一日之功。「胡胡」的走红是起点而非终点,这场关于动画与IP的探索,虽需时间沉淀,却为寻求突破的中国影视行业,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方向。
发力动画,构建生态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电影市场被一股动画劲风席卷。从头部IP续作的情怀回归到原创动画的新鲜亮相,动画电影密集上新,不断打破票房纪录,势能渐盛。
自去年五一档起,猫眼也开辟了独立的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参与动画电影的投资宣发。包括在今年暑期档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冠军的《浪浪山小妖怪》,以8.7高分口碑出圈的《罗小黑战记2》等,其参与项目类型丰富风格多元。
截至目前,猫眼独立的动画团队已经为15部动画电影提供了动画赛道的专业服务,累计票房超过33亿元,证明了其在动画电影宣发领域的能力。但猫眼未止步于此。
发布会上,猫眼正式宣布成立全新的动画厂牌——萌谷文化,旨在系统化覆盖动画电影从投资、开发、制作到宣发及IP商业化全链路。
萌谷文化的成立,意味着猫眼希望将这套在宣发端验证过的方法论,向前介入动画项目更早期的投资与开发,从源头把握IP的价值;向后则系统化地搭建IP商业化体系,让一个好故事的价值能够被更长尾、更多元地释放。
在千亿IP市场找新增量
如果说动画业务的深耕让猫眼验证了IP运营的方法论,那么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就是拓宽边界,将这套方法论从动画领域扩展到更广阔的IP生态。
猫眼娱乐此次还官宣了全新的IP主题新零售品牌MmmGoods吃谷子,以电影IP为起点,延伸至多元文娱场景,覆盖全品类IP周边,强化Z世代用户粘性。
这一布局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全球授权业协会报告,2024年全球IP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696亿美元,而中国市场约为144亿美元(超千亿人民币)。另一个维度的对比是,全球IP行业的规模是全球电影票房的13.2倍,在美国这一数字是24.3倍,而在中国,仅为2.4倍。
这些数字指出了一个现实:与全球成熟市场相比,中国的IP衍生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中国的电影IP衍生品产值也仅为电影票房收入的1/9。正因如此,它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潜力。
布局IP衍生业务,拓展非票收入,成为构建多元、稳健产业收入结构的选择。猫眼强调,「IP衍生业务不会成为已有业务的增值业务,而是成为下个阶段的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猫眼而言,前瞻性的IP版权获取与孵化能力是其一大核心优势。这既离不开其在电影宣发中积累的对于IP的理解,也离不开猫眼作为科技公司以数据驱动IP的精细化运营体系。
BTAP开发评估模型是这种能力的集中体现。该模型在猫眼拥有的丰富全文娱用户数据库、IP资源库与潜力IP孵化池基础上,从用户需求与IP本体出发,精准识别IP价值。
基于这一科学的评估体系,猫眼正在系统化地搭建全类型IP矩阵,不仅涵盖动画电影、经典动漫等内容IP,还包括形象类IP。
在版权储备方面,猫眼则采取「引进与合作+自主研发」的双轮驱动策略。据发布会透露,猫眼已经战略投资了全网粉丝超3000万、点赞量超3亿的动画短视频IP《星有野》的公司。并全力推进与星有野合作的院线大电影的落地,以及IP商业化创新。
而猫眼自有IP熊猫胡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国宝熊猫,本身就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猫眼金鸡发布会上以特殊形式「毛绒机器熊猫」亮相的「胡胡」,是和宇树科技进行了跨界联动,将熊猫胡胡从数字世界带到了现实,进一步将虚拟形象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实体,更是猫眼将科技、文化、IP与新消费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让传统文化以新潮形式焕发商业活力。据了解,「胡胡」已启动规模化量产的筹备,目前正加急生产,「智能陪伴机器熊猫」很快便会正式上市与消费者见面,不久就能实现「网友大力呼唤」的「一户一胡」。
一场关于「价值」的长跑
IP价值的最终落地离不开消费场景的支撑,猫眼娱乐围绕IP的核心双战略之一,聚焦「全域渠道拓展与渠道品牌化能力」,依托线上线下立体网络,构建起IP从曝光到变现的完整链路。
今年7月《罗小黑战记2》上映期间,猫眼联合千余家影院打造主题IP影城,通过场景化包装、互动体验与衍生品销售的有机结合,为观众创造了丰富的社交内容与观影体验。
这一成功实践验证了影院作为IP线下触点的重要价值。而截至目前,与猫眼达成IP合作的影院已突破3000家。猫眼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影院覆盖广度、深化合作深度。
线上端,猫眼也在构建多元且精准的流量矩阵。猫眼通过全文娱媒体矩阵覆盖超1.2亿粉丝,依托社群电商体系精准触达10万+核心IP爱好者,并借助KOL/KOC矩阵实现1.2亿量级的受众覆盖。
与此同时,基于微信、美团等七大购票入口的6.2亿用户基础,猫眼正在构建IP社区电商平台,其全新IP商城将于年底正式上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有场景的深度开拓。据了解,明年春节前后猫眼娱乐的首家IP主题新零售品牌旗舰店「MmmGoods吃谷子」即将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开业。
首家自营品牌旗舰店定位并不是传统零售渠道,而是打造围绕IP的一站式新消费场景,创新地以「IP主题沉浸体验、粉丝集会事件营销、爆款发布旗舰零售」三位一体作为核心经营思路。依托「主题IP」的「泛谷子」市场正凭借强粉丝粘性、高情感溢价成为IP变现的关键赛道,而场景化聚集则是激活这一需求的核心抓手。线下门店既能承接粉丝对谷子潮玩及多元周边的集中消费需求,又能通过沉浸式空间打造形成粉丝聚集阵地,进一步强化IP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继今年夏天在朝阳公园打造「遇见小黑」主题痛园,成功实现破圈效应与IP衍生增收后,猫眼也将从短期快闪业态向长期品牌化运营进行重要转变。
未来猫眼还会将IP发布体系升级为「围绕IP的一站式超级IP聚落」。「通过与朝阳文旅集团深度合作,在朝外UIC街区探索更多文商旅体展融合新玩法、新场景、新消费,打造集IP主题影城、Live House和多元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消费新地标。」
猫眼娱乐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挖掘内容的长期价值,如何构建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如何与用户建立更为持久的情感连接。这种探索不局限于电影行业,所有「好内容」都应该被发现、被放大,甚至实现商业化。但这需要时间和耐心,也需要一些勇气去试错,更需要积极「思变」的魄力。
最后,成功的IP运营不应该是急功近利的短期收割,而是需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持续培育,让IP真正融入用户日常生活,从而沉淀为持久的情感共鸣与稳定的消费习惯。相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猫眼将会持续贯彻长期主义的价值,朝着这个方向不断迈进。
来源:新声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