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碰了我的车?”爱车遭损物业拒调监控? 太原民警出手帮居民“讨说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7 16:33 1

摘要:他找到物业想调取公共视频查找原因,却屡遭推诿。眼看爱车“受伤”却找不到责任人,小王只好报警求助。

停在小区里的摩托车莫名受损,车尾灯罩破了个大洞,车主小王既心疼又无奈。

他找到物业想调取公共视频查找原因,却屡遭推诿。眼看爱车“受伤”却找不到责任人,小王只好报警求助。

在龙兆远景小区,民警见到了焦急的小王。

据他反映,车辆损坏后,物业一直未配合调取视频,导致无法锁定肇事者。

民警随即随小王前往停车处实地查看,发现摩托车尾灯罩破损严重,灯体内部零件暴露在外,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因灰尘雨水侵蚀扩大故障。

小王回忆,自己凌晨回家时小区已无正规车位,只好将车停在私家车旁。他推测,可能是清晨车主挪车时操作不当,不慎将脆弱的车尾灯掰坏。

“换配件费用不高,但车是被别人损坏的,责任不该由我承担。”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联系物业经理协调调取视频。

在民警的督促下,物业最终同意配合,承诺安排人员协助小王查看相关时段录像。

小王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并将按时前往保安室追查责任人。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辆摩托车的车尾灯损坏,看似是邻里间的小事,却折射出公共生活中的责任与法治边界。

小王的遭遇并非个例,不少人在私人财物受损后,都曾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的困境。

而这起事件的圆满推进,既离不开民警主动协调、化解矛盾的担当,也彰显了法律对公民财产权的坚实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早已明确,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侵害他人财产都需承担侵权责任,“不小心” 绝不能成为免责的借口。

同时,小区物业作为公共区域的管理方,配合居民调取监控、协助查找责任人,并非“额外义务”,而是法定职责所在。

推诿塞责不仅会激化矛盾,更违背了服务居民的初衷。

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多源于责任缺失、沟通不畅。其实,只要多一份细心、少一份疏忽,多一份担当、少一份推诿,很多摩擦都能避免。

法治社会的构建,从来都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

愿我们都能心存敬畏、坚守底线,在侵害他人权益后主动担责,在他人需要时积极配合,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有温度、更具秩序。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