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月10日,《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人物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今年的重大科学事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榜单中有两位中国面孔,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沪济和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12月10日,《自然》杂志(Nature)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人物榜单,旨在选出十位在今年的重大科学事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榜单中有两位中国面孔,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徐沪济和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今天的观人物,让我们聚焦首次进行人体试验治疗自身免疫病的医师徐沪济,来了解他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中的一次革命性探索。
用革命性的方法
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2024年7月16日,徐沪济的研究团队在Cell期刊发表论文,介绍了使用一种革命性的细胞疗法来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第一个临床结果。
他利用供体来源的基因编辑T细胞,成功治疗了毁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一基于T细胞的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取得成功,并为前沿的CAR-T治疗细胞的批量生产带来了希望。
何为“T细胞”?CAR-T细胞疗法又是什么?先让观观科普两句: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进行的个体化治疗方法,目前已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仅适应于血液肿瘤患者,其中一种便是血癌患者。
而“T细胞免疫”是获得性免疫的一种,被称为“人体抵抗外侵的第二道防线。”
要说“T细胞”和“CAR-T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如此理解:科研人员设计出专门针对某靶点的一把枪杆子,装在T细胞上,加强其“杀伤力”,这样就形成了CAR-T细胞。
CAR-T细胞实际上就像是在普通的T细胞上加上GPS导航,让它能够直接找到癌细胞并将其杀死。
徐沪济团队选用的病例都是病情很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他表示,在完成第一次治疗后,团队坐立难安、睡不着觉,徐沪济说:“我们睡不着,因为这些都是重病病人。”
万幸的是,接受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的两周后,第一位病人——患有一种会导致重度肌无力的衰弱性疾病的女性,和护士说她有力气抬手臂和梳头了;而另外两名男性患者(患有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的症状也开始减退。
六个多月后,三名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长期缓解。徐沪济很欣慰:“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徐沪济的试验所使用的细胞取自一位独立供体,一旦成功,这种供体策略或实现CAR-T细胞疗法的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扩大覆盖面,造福更多有相同病症的患者们。
“他是勇敢的医师”
学成归国的“冒险家”
“勇敢”,身边人总这么形容徐沪济。1983年,徐沪济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0年,他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攻读免疫学与风湿病学博士学位,去研究一个特异性抗体在风湿病中的作用。
从红斑狼疮的生理机制和多种关节炎再到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和疟疾疫苗,徐沪济后来又研究过很多课题。2008年,他回到上海建立了大型风湿病学临床科研中心。
“他很勇敢。”该通用型细胞疗法的开发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免疫学家杜冰这样评价他。
杜冰表示,他们联系了很多医生,请他们尝试将细胞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没有人愿意冒这个险,除了徐沪济。
清华大学免疫学家林欣教授也表示,徐沪济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医生,他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尝试,源自他的临床经验和对背景研究的熟悉。
徐沪济的步履不停,目前他正与林欣教授合作开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IT试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面对美誉,徐医生显得沉着而淡然。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