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上午,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揭晓。秦岭博物馆基本陈列“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
5月18日上午,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中,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结果揭晓。秦岭博物馆基本陈列“和合南北 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
秦岭地处中国腹心,东西绵延1600余公里,南北跨越300多公里,总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纵贯青海、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六省一市,是“亚欧大梁”的重要组成,在全球地理格局和文明演进中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以“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精辟论述,将秦岭定位为“我国的中央水塔,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构建展示秦岭祖脉文化的国家级平台,打造传播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商洛市规划建设秦岭博物馆并精心策划实施了“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
展览在风格定位上致力于打造“生物宝库”+“文化殿堂”+“思想引擎”博物馆,空间规划上交错相连、严谨有序,变化中保持秩序感和均衡感。形式设计上,强化三个单元主题贯通、和而不同的展陈风格,利用大空间打造展览高潮点,并运用情景式还原手段,让观众从“感观”到“参与”再到“融入”,更深入地认识秦岭、感受秦岭、欣赏秦岭。
展览全面聚焦“大秦岭”这一主体,是全国首个以山脉为核心解读对象的大型展览,为祖脉秦岭“树碑立传”;创新融合多个学科,在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中,深度发掘秦岭文化的丰富内涵,整合秦岭研究的最新成果;弘扬时代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大一统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课题,探寻从秦岭孕育而出的文化之根。展览创新性将大面积的场景再现与多媒体演绎相结合,打造可以触摸和进入的具象场景,并以科技手段进行多层次动态演绎,使静态的内容“活”起来。
秦岭博物馆开放以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手机移动端等开展“矩阵式”全媒体宣传,举办各类志愿活动、研学活动、节庆活动等,并实施了100多款文创产品的定制化设计生产,已经成为弘扬秦岭祖脉文化和推介展示大美秦岭的重要传播平台。
来源:前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