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这幅作品太山花烂漫了,第一次见融入这么多古人笔法的作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5 13:19 1

摘要:在书法上,苏东坡的作品也常常是书友们争论的一个焦点。有朋友认为他的书法流露出的是“尚意”风格的巅峰,也有朋友认为他的书法过于随性,对于传统古法的敬畏之心有些欠缺。

只要一提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苏东坡来,友友们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他那“大江东去”的豪迈诗词,吃货们也会联想起由他的名字命名的,既好看又好吃的东坡肉来。

在书法上,苏东坡的作品也常常是书友们争论的一个焦点。有朋友认为他的书法流露出的是“尚意”风格的巅峰,也有朋友认为他的书法过于随性,对于传统古法的敬畏之心有些欠缺。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恰好反应出了我们书法艺术中最核心的矛与盾辩证法的关系。那么,我们的书法,到底是传承古人笔法的作品好还是不拘一格自由发挥的作品好呢。

书东坡的书法,是用他胸中的诗意倾泻于笔端的挥洒,就像他本人的性格一样率真自然。然而,却有些朋友认为他的这种书写并没有多少魏晋书法的风骨和唐人书法中的法度,显的不是那么不是十分精到。

下面我们不妨看一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题王诜诗帖》这幅苏东坡的传世杰作,作品是苏东坡在49岁时书写的,那年,他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乌台诗案”和黄州被贬后,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心境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幅《题王诜诗帖》便是他不同凡响的艺术造诣和超然心境最真实的写照。

细心的朋友能从这幅作品中看出,其中有着明显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笔法的潇洒,以及唐朝大书家颜真卿笔法的宽博,褚遂良笔法的秀逸,柳公权笔法的劲健,李邕笔法的险绝,杨凝式笔法的奇崛。

苏东坡能将这么多前代大书家的精髓笔法能够有血有肉的,巧妙的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中,这其中就包合了魏晋书法的风骨和唐人书法中的法度和对古法的敬畏之心,然后再用他并以他自己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说苏东坡书法缺少魏晋书法的风骨和唐朝书法中的法度,缺少对古人笔法的传承和敬畏,这句话本身就是不客观的说法。

苏东坡这幅作品的完美,就是在于它诠释了宋朝书法“尚意”的境界。除了技法以外,更包含了苏东坡的学识和胸襟等各方面的综合展现。

传承古人的技法到底好不好呢?其实,在这幅作品中,苏东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那就是对于古人的技法,后人切不可生硬的搬运,要有取舍,取古人技法的精髓部分,舍去不适合自己的部分,然后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这样才是对书法的传承,传承不是惟妙惟肖的抄袭,而是在意境上的传承。

如果将传承当成是对古人技法一成不变的抄袭,那么,书法将是一潭死水,就不会出现晋人在书法上的“尚韵”,唐人在书法上的“尚法”,宋人书法上的“尚意”、元人书法上的“尚姿”,明人书法上的“尚态”,清人书法上的“尚变”了,也就无从谈起书法的创新和发展了,所以说,传承古人的技法,好就好在创新上,而不是抄袭上。

苏东坡的书法,打破了传统书法的一些桎梏,形成了“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独特风格。由此可见,苏东坡的书法也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的,这幅《题王诜诗帖》就是一幅这样的,非常精到的书法作品。

来源:山东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