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还“狂”吗?1.6万亿背后没人说的秘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5 13:13 1

摘要:你发现没,这几年一到11月,朋友圈不像从前那样刷屏“我买了啥”,直播倒计时也不再掐着秒抢付款了。可谁能想到,2025年双十一刚结束,数据冒出来一个吓人的数字——16190.67亿元,直接破了1.6万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比2023年的1.13万亿多了快5000

你发现没,这几年一到11月,朋友圈不像从前那样刷屏“我买了啥”,直播倒计时也不再掐着秒抢付款了。可谁能想到,2025年双十一刚结束,数据冒出来一个吓人的数字——16190.67亿元,直接破了1.6万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比2023年的1.13万亿多了快5000亿,2024年1.44万亿已经让人咂舌,结果今年更猛。天猫和京东照样领跑,家电、手机、服装还是扛把子品类,连带着AI眼镜、轻奢皮草、“新中式养生”这种听着就玄乎的东西都卖爆了。

可人呢?人都去哪儿了?明明买得越来越多,怎么反而感觉冷冷清清?以前那股子热血劲儿,半夜守着手机等零点下单的激情,晒单比拼谁薅得多的热闹,现在好像都散了。不少人甚至到11月中旬才恍然:“哎,今年双十一啥时候过的?”这事儿挺魔幻的,销售额一路飙,情绪值却一路跌。

其实,不是大家不买了,是买得明白了。就拿去年突然火出圈的军大衣来说,三百块一件,厚实耐造,保暖性甩几千块的名牌羽绒服几条街。谁还非要咬牙上万元买个标牌?消费者早不傻了,先问自个儿:我真需要吗?东西经不经用?售后靠不靠谱?品牌光环没那么晃眼了,性价比才是王道。

平台也越玩越“花”。早年双十一多简单,满300减40,一眼看懂。现在呢?定金、尾款、跨店满减、品类券、直播间专属折扣……凑个优惠比算房贷利息还累。有网友自嘲:“省了八十块,搭进去三小时,脑子差点烧了。”更气人的是,有些商家先提价再打折,表面便宜了,实际原价都没动。谁还愿意为这点套路熬夜?

讲真,桑坡村的起伏就是整个电商生态的缩影。那个曾经号称“中国皮都”的村子,巅峰时一年卖7个亿,全球八成澳羊皮往那儿运,2018年双十一快递单日七万单,忙得脚不沾地。可2024年初一报道,八成店铺关门。不是产品不行,是风向变了。大家不再迷信“网红同款”“低价爆款”,桑坡没跟上,就被甩下了。

但双十一没死,它只是换了个活法。现在你在线上看中一件大衣,可以直接去 mall 里试穿,合身了再下单,还能叠加线下优惠。美妆店送免费妆容体验,服装品牌开穿搭沙龙,购物变成一种生活享受。算法也聪明了,不再乱推一堆无关商品,而是真懂你要啥。

有人说,现在这样挺舒服,不用焦虑,随时能买。也有人念旧:“少了点仪式感,像过年没了鞭炮。”可市场成熟了,人也清醒了,冲动消费退潮,理性消费上位。这算落寞吗?倒像是长大成人了。

来源:大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