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731年,和敬公主的出生消除了乾隆与原配富察皇后多次的丧子之痛。
1731年,和敬公主的出生消除了乾隆与原配富察皇后多次的丧子之痛。
小公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两人的心头珍宝。
他们将内心深处的温情与慈爱,全部倾注于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身上。
这份爱,又何尝不是在失子剧痛之下,寻求到的一丝慰藉与情感寄托的延续呢?
爱女心切,乾隆恨不得把一切都给和敬。
乾隆即位之初,和敬公主四岁,即被册封为尊贵的固伦和敬公主。
清朝等级制度森严,皇女出嫁时才能获封,和敬公主才四岁就被册封,足以可见乾隆对她的重视。
富察皇后是乾隆皇帝最深爱的皇后,女儿和敬公主不仅眉眼间很像母亲,其性情与志趣亦深受熏陶。
同样不喜妆饰,尚佛尊儒,颇有其母风骨。
清朝皇室视祭祖先为至重仪典,和敬公主年幼时,便身着华丽祭服,恭立母侧。
她神情虔诚,依严格礼仪,全程参与各环节,尽显对皇室传统的敬重。
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对和敬公主寄予厚望,而她也的确不负所托。
公主在女红、音乐、诗文、历史等领域都有出色成就。
虽年纪小,但能用蒙古文写信、满文写文章。
她天资聪颖,完美地继承了富察皇后的聪慧,乾隆帝更是欣喜不已,对其宠爱有加。
据说,乾隆帝每日早朝后都会抽空看望女儿,还亲自教和敬公主学问。
闲暇之余,乾隆陪着女儿,妻子散步,享独有的天伦之乐,为皇宫添温情。
难得的是,和敬公主虽有尊贵身份,却无骄纵之气。
一次,她看到一位下人因失误而弄脏了一件用珍贵金线缝制而成的宫服。
按照宫规,这样的过错可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和敬公主并没有责怪下人,反而轻声安慰,用手帕轻轻擦拭,亲自处理污渍。
她的行为令周围人动容,此事在宫中口口相传,成为众人赞誉有加的美谈佳话。
有爱的家庭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天然便有表达爱的能力。
这是和敬公主的幸运。
俗话说:
时光流逝,和敬公主到了适婚年龄,乾隆精心挑选,最终决定将她许配给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
这深思熟虑的决定既是政治布局,也是幸福祈愿。
这位蒙古青年,出身显赫,追溯其家族脉络,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的四哥达尔汗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
额驸九岁入宫随皇子共学,性情纯朴,谦卑恭敬。
皇上对他视若己出,疼爱有加,赞许其学识品德,1743年,封他为辅国公,成清朝史上最年轻辅国公。
额驸与公主自幼相伴,同嬉共学,有良好的感情基础。
青梅竹马,人品贵重,家底殷实,这是乾隆帝为女儿择婿的远见。
1747年3月,16岁的和敬公主与驸马大婚,仪式庄严而盛大,堪称清朝开国以来最隆重庆典,为后人乐道。
乾隆敕廷臣钱陈群拟花烛词,以记和敬公主下嫁之盛典:
禁城桃李着花稂,百辆来迎礼肃雍
灯引金莲移昼永,月颁牙管浸春浓
宫中尧舜传家训,塞外蘋蘩拜女宗
一自相攸循令典,名藩锡庆荷崇封
公主的嫁妆奢华无比:金银珠宝、精美瓷器、织锦等应有尽有,尽显皇家尊荣。
就这样,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最心爱的女儿成了家。
命运仿佛嫉妒一家人的幸福,和敬公主出嫁不久,富察皇后便意外离世了。
乾隆皇帝悲痛万分,举国哀恸。
按照清朝惯例,公主驸马婚后需赴封地,和敬应该远赴蒙古。
可乾隆在女儿大婚后便痛失富察皇后,不舍爱女离自己而去,竟然违背传统,把公主留在了京城,更耗重金打造唯一的和敬公主府。
从此,和敬公主和驸马久居北京,公主免受异乡之苦,亦了却可以陪在父亲身边承欢膝下的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和敬公主不仅拥有奢华公主府,收入也颇高,堪比远嫁公主。
她是首位俸禄1000两的京师公主,远高于平均400两标准,尽显尊贵。
乾隆帝对女儿的爱,从来不是口头说说,落到实际的宠爱,才能成为女儿的靠山。
自然,和敬公主也积极配合。
婚后,公主积极融入蒙古风俗,与侍女们一同勤勉研习蒙古语,只为能与驸马毫无障碍地倾心交谈。
工作之余,驸马总会兴致勃勃地拉着公主体验骑马射箭之趣,二人相处恰似寻常百姓家的夫妻一般,情投意合,琴瑟和鸣。
和敬公主还参与传统活动,和丈夫分享大清文化,与牧民交流,推动文化理解与尊重。
她成功赢得了丈夫的尊重,蒙古百姓的爱戴,也免去了奔波远嫁的委屈。
女人婚后最美满的境遇,不过如此。
和敬公主24岁本命年时,乾隆帝赐“六和敬”宝庄、5240件护身符,关爱非凡。
实际利益角度来看,这无尽的偏爱,如同一把保护伞,护佑着公主。
感情维度来看,公主得到过爱,所以更知道怎样去爱,她用同样的爱去滋养自己的孩子。
和敬公主共育有五子,她期望子女皆能德才兼备,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极为重视。
除了教授知识,和敬公主还让子女们练骑射,培养尚武精神,练就强健体魄。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孩子们备受关注。
自然,乾隆帝对和敬公主的宠爱也延至她的子女。
乾隆为外长孙赐名“鄂勒哲依忒木尔额尔克巴拜”,寓意“幼时期其有福有寿,结实如铁,而又珍之若宝贝”。
乾隆帝还把外孙们接入宫中亲自教导,极为重视。
不过,哪怕有那么多的宠爱,人生还是难免有波折,没有人能一帆风顺。
在准噶尔的战争中,驸马被指控包庇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逃跑的重罪,按律当斩。
但因念及和敬公主,乾隆帝决定免去驸马死罪,仅削藩作为惩罚。
1775年,驸马在平定大金川时壮烈牺牲,公主悲痛欲绝。
乾隆帝深知女儿心系驸马,担心女儿哀伤过度,孤苦无依,于是,他亲自将和敬公主接回宫中。
在宫中,乾隆帝安排擅长书画和诗词的宫女们陪伴女儿,消解她的悲伤。
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一样,公主的每一次跌到,都有父亲在背后作为港湾。
有这样的娘家在,女儿就永远不会孤立无援。
1792年,和敬公主生命画上了完美句号,享年62岁,与丈夫合葬东郊。
乾隆帝对公主离世悲痛万分,亲自写祭文。
他还下令在公主领地建衣冠冢,再次破例,用皇帝才可用的“陵”,将其坟墓命名为“公主陵”。
回顾和敬公主的一生,可以说,不仅是清代,她简直是古代所有公主中最幸福的一个。
童年的金枝玉叶,婚后的琴瑟和鸣。
这一生,顺遂或坎坷,都有强大的后盾和港湾做支撑。
对于全天下的女子而言,婚姻最大底气在于“娘家有人,手里有钱”。
有了这个砝码,女人才能有应对婚后各种问题的资本,能在婚姻里维持尊严自信,期获幸福。
人生不易,良姻难求。
愿每一位女子,都有爱的靠山,有一个靠谱的娘家!
来源:默默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