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院第一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地板上,我坐在特制的康复椅上,目光落在不听使唤的右手和右腿上——这是脑梗后,它们第一次正式“接受训练”。曾经灵活的右手,如今连握紧毛巾都要耗费全身力气,右腿更是像灌了铅,每抬一次都伴随着肌肉的酸胀与颤抖。
出院第一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地板上,我坐在特制的康复椅上,目光落在不听使唤的右手和右腿上——这是脑梗后,它们第一次正式“接受训练”。曾经灵活的右手,如今连握紧毛巾都要耗费全身力气,右腿更是像灌了铅,每抬一次都伴随着肌肉的酸胀与颤抖。
康复师昨天的叮嘱还在耳边:“初期训练要循序渐进,先激活肌肉记忆。”我先从最简单的抓握开始,将一个软质握力球放在掌心,尝试收缩手指。起初,手指像生了锈的零件,不听指挥,反复尝试几十次后,才勉强能让球在掌心停留几秒。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衣领,可当指尖第一次感受到微弱的控制力时,我忍不住红了眼眶。
接着是腿部训练,在家人的搀扶下,我慢慢挪到床边,尝试抬起右腿。肌肉的牵拉感瞬间传来,仿佛有无数根细线在拉扯着关节。我咬着牙,一点点抬高,再缓缓放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笨拙而艰难。家人在一旁轻声鼓励:“别急,慢慢来,你今天已经比住院时有力气多了。”
休息片刻后,我开始尝试用右手辅助右腿做屈伸。虽然动作僵硬,协调性极差,但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让我充满希望。我知道,这条康复路注定漫长,可能会有反复,会有挫败,但出院第一天的这些尝试,就像在荒芜的土地上播下了种子。
傍晚时分,当我能独立用右手拿起水杯,哪怕只是轻轻抿一口,当右腿能借助扶手短暂站立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脑梗夺走了我身体的部分功能,却夺不走我康复的决心。右手右腿的每一次颤抖与发力,都是在向命运宣告:我不会放弃,我会一点点找回属于自己的行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带着这份坚持,认真完成每一次训练。相信只要不停止脚步,终有一天,我的右手能重新写出工整的字,右腿能再次稳健地踏上人生的旅途。
需要我帮你将这段经历整理成更具感染力的康复日记,或者补充具体的训练细节吗?
来源:愿望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