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青海省首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银发旅游专列在西宁火车站启程。这趟串联西宁、茫崖、大柴旦三地的专列,将以“一线多游”模式激活服务消费新场景。
“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
银发旅游专列在西宁发车
5月18日,青海省首列“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夏都西宁·魅力海西·秘境茫崖”银发旅游专列在西宁火车站启程。这趟串联西宁、茫崖、大柴旦三地的专列,将以“一线多游”模式激活服务消费新场景。
本次活动由青海省商务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西宁市人民政府、海西州人民政府、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决策部署和商务部等有关部委要求,创新打造“银发旅游+消费”融合模式,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助力青海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
感受“雪豹之都”“丁香之城”的美好
五月的西宁,满城丁香花开,甜香沁人心脾。发车前,游客们提前开启了西宁探索之旅。漫步在下南关街,烟火气息扑面而来:金灿灿的馓子、麻辣鲜香的干板鱼、酸辣爽滑的酿皮让人垂涎欲滴。“早就听说西宁这里的美食多,今天可算大饱口福了!”“尤其是这甜醅,清甜爽口,太特别了!”“第一次来西宁,这座城市处处都给我惊喜!”四川游客胡小琴穿梭在人群中,手里拎着刚买的酸奶,上面还结着厚厚的奶皮,“街道干净整洁,无论是餐馆服务员还是出租车司机,都热情好客,耐心给我们推荐美食。刚才吃的手抓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肉质鲜嫩,蘸上椒盐,简直绝了!”
走进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精美的唐卡、古老的文物,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千年文化的脉络。“光是这半天的体验,就让我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向往,青海的美景肯定不止于此!”在欢声笑语中,游客们带着对西宁的美好印象,即将登上专列,开启更壮阔的高原之旅。
量身定制“诗画青海”标线 畅享青海旅游新体验
当日下午,西宁火车站洋溢着热烈的氛围,身着藏族、蒙古族服饰的青年载歌载舞,用欢快的旋律和热情的舞蹈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此次银发旅游专列游客规模380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65人、60岁以上老人218人,主要来自浙江、江苏、上海、银川、云南、香港等地。专列打造“一线多游”体验,行程自西宁启程,将“雪豹之都”西宁的清凉、秘境茫崖“恶魔之眼”艾肯泉的诡谲凝视、“人间月球”黑独山的苍凉诗意、翡翠湖的碧色梦境,以及水上雅丹的奇幻脉络、红崖火星的异星奇观串联成链,织就一幅青藏高原的史诗画卷,形成6天5夜的闭环线路。据介绍,此次行程节奏舒缓,每日游览与休憩科学搭配,让银发游客有充裕时间深度感受青藏高原的壮美风光与多元文化,真正实现“慢游青海、乐游青海”。
“精准服务”温暖银发游客旅途
走进车厢,整洁的床铺、温馨的布置令人倍感舒适。每个铺位旁,都贴心摆放着“青海好物暖心礼包”,内含枸杞养生矿泉水、高原枸杞蜜、优质奶制品、沙棘原浆与青海拉面速食面。已经在车厢内转了一圈的浙江游客沈分观说:“服务简直太贴心了,一直以来我都心心念念想来青海,现在退休了,条件也好起来了,终于圆梦了。”
为保障中老年旅客安全出行,专列在服务与体验上实现双重升级:一方面组建“导游+医护+乘务”专业团队,提供健康监测、文化讲解、应急保障等全流程“陪伴式”服务,从车站绿色进站通道的“点对点”引导,到列车运行途中的文娱活动组织,全方位呵护旅客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创新推出“青海家宴之拉面”特色服务,厨师在车厢内现场制作青海拉面,让“舌尖上的青海”与“诗画里的青海”同频共振。
此外,专列以“一车一线一主题”模式为载体,深度整合生态资源与消费场景。启动仪式站台与车厢内展示牛肉制品、枸杞、蜂蜜、藜麦、沙棘原浆、奶制品、菜籽油、青海拉面速食面、熬茶及青稞制品等“青海好物”特色产品。旅客既可以在列车上直接选购青海特色产品,也可以通过宣传册二维码扫码下单,实现“旅途体验+线上消费”无缝衔接,让旅途成为推广青海特色产品、促进消费升级的流动窗口。
青藏集团公司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青海立足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结合青藏铁路及沿线旅游资源,已初步设计9大类11种旅游产品,成功开行17列专列(包括14列入藏专列、1列港澳专列和2列红色研学专列),累计发送游客6400余人,其中“银发族”旅客占比超70%,高原铁路“银发族”旅游市场已全面打开。今年青海还将继续开行茫崖方向的旅游列车10列。未来,将依托生态资源禀赋,持续探索“银发经济”创新模式,加快适老化服务优化,培育智慧养老、康养文旅等服务消费新业态,构建“生态优先、消费赋能、普惠共享”的银发经济发展新格局,让更多“银发族”在青海的山水人文中,收获“诗与远方”的温暖与幸福。
来源:夏都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