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腾讯三季报给出了最硬的答案——当季研发投入砸下228亿(同比+28%),却交出了15%营收增长、18%利润增长的成绩单。
AI烧钱是陷阱还是金矿?
2025年腾讯三季报给出了最硬的答案——当季研发投入砸下228亿(同比+28%),却交出了15%营收增长、18%利润增长的成绩单。
这组“高投入高回报”的数据,让小马哥在电话会上的表态格外硬气:“AI不是成本,是我们所有业务的增长引擎”。
本文就拆解腾讯三季报的核心干货,告诉你AI如何重塑腾讯,以及普通投资者该抓的关键机会在哪里。
一、业绩打底:增长超预期,现金流扛住压力
再看下最核心的业绩“硬通货”。
三季度腾讯总收入1928.7亿元(同比+15%),非IFRS经营利润725.7亿元(同比+18%),利润增速稳稳跑赢营收。
更关键的是“扣非”表现——剔除联营公司波动影响后,核心盈利增长远超市场预期,这意味着增长完全来自自身业务造血,而非外部投资收益。
财务数据藏着两个关键信号:
一是盈利能力全面提升,毛利同比大增22%,三大业务全部双位数增长——增值服务958.6亿(+16%)、营销服务362.4亿(+21%)、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581.7亿(+10%),全面提效印证了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优化的成效。
二是现金流根基扎实,金融科技板块商业支付交易量转正,线下支付随消费回暖提速,叠加持续股票回购回馈股东,经营质量肉眼可见地变好。
对本小股东来说,腾讯的“慷慨”大大滴点赞。
三季度延续股票回购计划,通过股本优化放大利润回报,这种“赚得多+分得多”的模式,正是价值投资者最青睐的样子。
二、业务拆解:四大支柱发力,AI成核心引擎
业绩超预期的背后,是四大业务的协同发力,而AI就是串联起所有增长的“隐形引擎”。
1. 游戏:FPS成超级品类,国际业务大爆发
游戏业务堪称“增长猛兽”,三季度总收入636亿(+23%),国内国际双线爆火。
国内市场428亿(+15%)的营收中,《三角洲行动》成最大黑马——DAU从2000万冲至3000万,9月在线峰值环比涨17.4%,流水稳居行业前三;《和平精英》《无畏契约:源能行动》则稳固基本盘。
更惊喜的是国际业务,208亿收入同比狂增43%,Supercell的《皇室战争》9月流水超7.5亿(+360%),新游《消逝的光芒:困兽》上线即登顶Steam付费榜,海外增量彻底打开。
管理层点破了FPS游戏爆发的关键:千万级大学生带来的代际红利,叠加反外挂、低延迟等技术升级,让曾经的小众品类成了超级赛道。
而《和平精英》的“大逃杀”、《无畏契约》的“战术竞技”等差异化定位,避免内部竞争反而做大市场。
接下来《无畏契约》手游上线,将进一步打通移动端,游戏增长还有增量。
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想给管理层热烈鼓掌。
2. 广告:AI驱动增长,视频号成新引擎
营销服务21%的增速(连续十二季双位数),全靠AI“提效”。
腾讯推出的AIMarketingPlus系统,让广告定向、出价、创意生成全自动化,点击率和转化率显著提升。
流量端更是多点开花:视频号直播广告、微信搜索广告、小程序内游戏/短剧广告均高速增长,彻底打破“广告增长见顶”的质疑。
更值得期待的是潜力——当前短视频广告加载率仍处中低位,远低于同行,而AI带来的eCPM提升和交易闭环,才是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
管理层透露“所有行业广告投放均增长”,这意味着21%的增速或许只是起点。
在今年3月份的文章中,我就说过AI将对广告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3. 微信生态:14亿月活打底,AI重构服务场景
14亿月活的微信,正被AI重构。
AI原生应用“元宝”已打通微信、腾讯会议等数十个产品,公众号AI解读、小程序AI客服等功能让服务更智能;小程序GMV双位数增长,“与好友逛店”等社交电商功能,强化了与传统电商的差异化优势。
微信的价值早已不是“流量入口”,而是“服务闭环”——广告在视频号转化,游戏在小程序启动,支付在聊天框完成,这种生态协同力,没有对手能复制。
4. 金融科技与云:AI需求拉动,增速持续加快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581.7亿(+10%)的收入,看似增速平缓实则含金量极高。
金融科技端,商业支付随消费回暖提速,支付金额环比改善;企业服务端,云业务因AI需求同比增长十几个百分点,腾讯云CodeBuddy已覆盖90%内部工程师,国际上还拿下东南亚复杂云迁移项目,技术实力获全球认可。
三、AI战略:烧钱的底气与变现的路径
聊完业务,必须说清腾讯AI投入的“底气”。
三季度228亿研发投入(+28%)全砸在AI上,管理层的回应很直接:“AI让广告点击率提升,让游戏生产效率翻倍,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回报”。
投入不是烧钱,是为未来买增长。
腾讯的AI布局有清晰的三层逻辑:
底层“混元”大模型持续领跑,3D模型成全球最受欢迎开源模型。
中层AI原生应用“元宝”加速落地。
上层AI与游戏、广告等业务深度融合,形成“模型-应用-业务”的增长闭环。
关于C端AI变现,腾讯的思路很务实:短期不急于收费,靠广告分摊成本,用业务增长“补贴”AI投入。
这种“先养生态再赚钱”的模式,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也为长期变现留足空间。
总而言之,AI将彻底重构腾讯,未来有很大可能出现一个腾讯超级助手来满足我们所有日常所需。
四、结论:增长逻辑清晰,底部价值凸显
梳理完三季报,腾讯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不是靠投资续命的“资本平台”,而是以AI为引擎,游戏、广告、微信、云业务协同增长的“科技巨头”。
它面临的不是行业衰退,而是技术变革的机遇,这种“主动求变”的增长,比被动复苏更有韧性。
对投资者来说,有三个“确定性”结论值得记牢:
第一,AI投入已见回报,28%的研发增长换来了各业务提效,投入产出比持续优化。
第二,核心业务根基稳固,游戏(国内+15%、国际+43%)、广告(连续十二季双增)、微信生态形成“铁三角”。
第三,长期增长点明确,AI原生应用、海外游戏、云服务出海将打开新空间。
现在的腾讯,很像2014年底部的茅台——市场纠结短期投入成本,却忽略了业绩增长的大趋势。
马化腾说“投入AI的同时,我们也在受益于AI”,这句话点透了核心逻辑:当AI红利持续渗透到每一个业务环节,这家巨头的增长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
我也在此大胆预测,腾讯将大概率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企业。
仅以此篇,献给此刻还在纠结的你,纠结着是否要获利为安,让我们带着耐心与信心,握住这张AI时代的核心船票,陪腾讯走得更远、更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