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拒绝参加G20搞特殊,美国企业却偷偷派人:怕错失百亿订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4 19:39 1

摘要:总统高调宣布“美国官员集体缺席”,企业却绕过白宫连夜赴会,这一冷一热的诡异反差到底藏着什么门道?特朗普口中“迫害白人”的南非,凭什么让美国企业甘愿顶着政治压力也要抢食?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G20峰会在南非举行简直是奇耻大辱!”特朗普在社媒上的咆哮还没消散,美国企业圈却传出了截然相反的动静。

波音、通用等行业巨头悄悄敲定行程,派高管带着合作方案直奔约翰内斯堡,不少中小外贸企业更是提前一周订好当地酒店,生怕错过关键对接机会。

总统高调宣布“美国官员集体缺席”,企业却绕过白宫连夜赴会,这一冷一热的诡异反差到底藏着什么门道?特朗普口中“迫害白人”的南非,凭什么让美国企业甘愿顶着政治压力也要抢食?

2025年11月22日至23日,约翰内斯堡将迎来二十国集团(G20)成立25年来首次非洲主办的国际盛会,对全球企业来说,这个“首次”是叩开非洲大市场的黄金机会。

非洲有13亿人口,近五年经济年均增速3.8%,新能源、基础设施、粮食加工等领域缺口惊人,仅南非去年就吸引超120亿美元外资,美国企业贡献了近三成。

G20早已不是单纯的经济磋商论坛,而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敲定合作规则的核心场所。美国、中国、俄罗斯等主要经济体及欧盟均为成员国,一场峰会谈成的订单、定下的标准,往往能影响一个行业未来数年走向。

更关键的是,今年年底美国就要从南非手中接过轮值主席国席位,此刻本应是提前铺路、掌握议程主动权的关键节点,可特朗普政府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上周白宫正式官宣“无任何美国官员出席峰会”,让国际社会跌破眼镜。

此前外界普遍预期副总统JD·万斯会代为参会,即便总统不来,至少能保住美国在核心议题的话语权。与美国的消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印度、德国等其他G20成员国早已确认参会意向,德国大众甚至提前公布将在峰会期间与南非签署15亿欧元的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议会外的表态颇有些底气,他说“美国不来很遗憾,但峰会会如期举行,20国领导人聚在一起,照样能达成重要决议”。

这番话不是硬撑,南非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是连接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的枢纽,港口、铁路网络辐射整个南部非洲,美国企业若失去这次峰会对接机会,很可能被欧洲、亚洲竞争对手抢走先机。

特朗普给出的拒会理由格外荒诞,他声称“南非白人少数群体正遭受暴力迫害,土地因种族原因被强行夺走”,但稍微了解南非国情的人都清楚,这只是借种族议题炒作的政治谎言。

南非政府很快拿出数据反驳,近三年针对白人的暴力犯罪率逐年下降,2023年相关案件仅占全国暴力犯罪总数的2.1%,远低于种族隔离时期。

所谓“土地被强行没收”,实际是南非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针对的是种族隔离时期“少数白人占据80%耕地”的不合理现状,而且改革全程遵循法律程序,会给予原土地所有者合理补偿。拉马福萨政府直言,这些言论“源于对南非国情的彻底不了解,或是故意制造的虚假信息”。

这个借口是照搬2018年美国保守派媒体的旧调,当时右翼评论员就炒作类似话题抹黑南非黑人政府,如今特朗普翻出这张旧牌显然另有图谋。

真正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南非在联合国最高法院起诉美国盟友以色列犯有种族灭绝罪,让力挺以色列的特朗普觉得“丢了面子”,还有就是南非推行的平权法案,被特朗普和埃隆·马斯克等人污蔑为“针对白人的种族歧视”。

可他们选择性忽略了平权法案的初衷,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存在近半个世纪,黑人在教育、就业、财富积累上长期处于劣势,平权法案只是为了弥补历史欠账,为黑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就像美国上世纪的民权运动一样,本质是追求种族平等而非“反向歧视”。

特朗普对南非的敌意早有苗头,今年5月白宫会晤时,他就无端指责南非“迫害荷兰裔白人”,当时拉马福萨还苦口婆心游说他出席峰会,希望借助美国影响力提升峰会规格。

没想到几个月后,特朗普不仅自己不来,还禁止所有政府官员参会,这种出尔反尔让本就紧张的美南关系雪上加霜。

如今两国关系已降到1994年南非结束种族隔离以来的最低点,今年3月美国甚至因南非驻美大使反驳不实言论,直接将其驱逐出境,这种外交手段在发达国家之间极为罕见。

特朗普的政治算计再精,也架不住美国企业“用脚投票”,对企业来说,“政治立场”远不如真金白银的订单实在,南非及整个非洲市场的潜力,让他们根本不敢跟着白宫“躺平”。

“总统可以谈政治,但我们得谈生意。”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内部备忘录直言不讳,该协会调查显示,超过78%的在非美国企业会派代表参加G20相关商务活动。

波音公司动作最具代表性,它在南非有近20年合作历史,南非航空主力机型多为波音产品,此次峰会期间,波音计划签署20架737MAX飞机采购意向书,还将敲定与南非航空技术公司的维修合作,总金额预计达30亿美元。

通用电气更是早有准备,其非洲区总裁凯文·沃尔什提前两周抵达约翰内斯堡,中小美国企业的积极性也不低,休斯顿一家石油设备公司老板马克·安德森,带着技术团队和样品直奔峰会会场,他的公司主要为非洲油田提供钻井设备,去年在南非销售额增长30%。

仅加州就有超过50家外贸企业组团赴会,这些企业的焦虑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是南非第三大贸易伙伴,2023年两国贸易额达138亿美元,南非出口矿产、农产品,美国出口机械设备、航空产品和化工品。

如果美国企业缺席峰会,欧洲、中国企业会迅速填补空白,比如汽车领域,德国宝马已与南非达成协议扩建工厂,年产提升至15万辆,原本竞争该项目的福特汽车,就因美国外交风波错失先机。

美国企业的“反水”,本质是看清了G20决策机制早已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单一国家缺席只会让自己失去话语权,不会阻碍合作进程。南非国内舆论也普遍认为,美国缺席“不会影响峰会整体成果”,反而可能让新兴经济体获得更多发声机会。

特朗普政府的抵制行为,看似是对南非的“惩罚”,实则暴露了美国单边主义的困境,在全球化时代,靠政治施压、单边抵制早已行不通,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这种“政治凌驾于经济”的做法在美国外交史上并非首次,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裁法国企业,结果让德国企业抢占欧洲市场份额,2018年对中国加征关税,却让美国农场主失去最大买家,最终政府不得不拿出数百亿美元补贴。

如今在G20故技重施,后果可能更严重,作为下任轮值主席国,美国本应做好交接、铺垫明年议程,可抵制行为让其他成员国对其“多边合作诚意”产生怀疑,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就公开表示,G20需要合作而非对抗。

拉马福萨的一句话点破关键,“美国放弃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应扮演的重要角色”。这种“放弃”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除了企业订单流失,美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在削弱。

此次峰会将围绕全球经济复苏、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核心议题磋商,这些都与美国利益息息相关,但美国缺席就无法直接参与规则制定,只能被动接受其他国家共识。

更尴尬的是,特朗普政府的抵制连美国国内都无法统一立场,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本·卡丁批评这是“短视的错误决策”,美国商会也致函白宫要求允许官员以观察员身份参会,却遭到拒绝。

相比美国的混乱,南非筹备工作有条不紊,不仅完成会场布置、安保等基础工作,还提前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沟通,确定“支持非洲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公平化”的峰会主线。

拉马福萨表示,峰会将发布《约翰内斯堡宣言》,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债务减免等议题,这些都得到大多数成员国支持。

这场G20前夕的博弈,照出了政治偏见与经济规律的较量。特朗普用“白人受迫害”的谎言炒作政治议题,试图用抵制彰显美国“特殊地位”,却被自家企业的“抢跑”狠狠打脸。

那些连夜飞往约翰内斯堡的美国企业家,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利益面前偏见站不住脚,在全球化时代合作远比对抗更有力量。

来源:沧海旅行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