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5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25年后的今天,一位平凡女性的坚韧与担当,却让这段故事成为感动乡邻的佳话。播州区三合镇三合小学教师姚玲玲,用25年的不离不弃,诠释了何为“爱如磐石”,更以自强乐观的精神,谱写出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赞歌。她个人曾获市
遵义市播州区讯 25年前的一场意外,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困境;25年后的今天,一位平凡女性的坚韧与担当,却让这段故事成为感动乡邻的佳话。播州区三合镇三合小学教师姚玲玲,用25年的不离不弃,诠释了何为“爱如磐石”,更以自强乐观的精神,谱写出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人生赞歌。她个人曾获市级“孝老爱亲模范”“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贵州省最美家庭”。
意外骤临,柔肩扛起千斤重担
2000年2月,姚玲玲的丈夫王向阳因摩托车事故导致高位截瘫,胸椎六七骨折、脊髓损伤的医学诊断犹如晴天霹雳。面对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的丈夫,年仅28岁的姚玲玲毅然擦干泪水,将130多斤的丈夫一次次抱上病床、轮椅、车辆……这一抱,便是25年春夏秋冬的轮回。
为筹措高昂的治疗费用,白天执教三尺讲台的姚玲玲,课后奔波于学校、街道回收废书废纸;深夜归家,她还要为丈夫擦洗身体、处理褥疮、更换导尿管。长期感染让王向阳每月需多次输液,姚玲玲便自学护理知识,成了丈夫的“专属医护”。当丈夫逐渐走出阴霾,夫妻俩开设打印店谋生,她更化身“多面手”:教学、顾家、照料店铺,深夜洗衣拖地的身影成为街坊最熟悉的风景。
孝老育幼,点滴温情浸润岁月
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七旬公公患癌卧床,女儿幼年需人照顾。租住打印店的日子里,女儿在门市的行军床上睡了整整八年,姚玲玲每日铺床收铺,却始终要求孩子“待人要善,做事要诚”。年迈公公住院期间,她周末往返医院为老人喂饭擦身,病榻前一句“爸,您放心”让老人含泪感慨:“这闺女,比亲女儿还亲。”
姚玲玲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公公觉得这个儿媳妇和亲生女儿一样亲,时常在街坊亲友面前表扬,也心疼儿媳的劳累和艰辛。
她时常教育女儿学习工作要踏踏实实、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
身教胜于言传,女儿王尊闻自幼目睹母亲日夜操劳,以优异成绩考入事业单位后,将首月工资全数交给父母:“妈妈撑起这个家,我要成为她的骄傲。”
善暖人间,微光汇聚星河璀璨
生活的艰辛未曾磨灭这对夫妇的赤子之心。2008年汶川地震,姚玲玲带着女儿捐出积蓄;2015年起,他们持续帮扶残疾人贫困户詹永红一家,募捐家具衣物、筹集助学资金;新冠疫情期间捐款、儿童节助学、烈士墓修缮……二十余载公益路,夫妻俩携手捐资数万元,用善行点亮他人希望。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如今,姚玲玲一家常带着轮椅上的王向阳旅行,桂林山水间、三亚碧海边,镜头定格的笑容里,不见苦难痕迹,唯有温暖绽放。三合镇居民提起她无不赞叹:“姚老师扛住了命运的风雨,还把阳光洒给了更多人。”
从青丝到华发,这位普通教师用25年光阴践行着“执子之手”的誓言,更以孝亲、育才、助困的大爱,书写出新时代女性最动人的篇章。正如她所言:“家是根,爱是光,只要心不垮,日子总会亮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洪飞
编辑 吴浩宇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