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蒋介石的手令,上面写着:到湖南后,监视程潜,程潜看完,笑了:"要杀要抓随你。"
文:水木史记
编辑:水木史记
——《前言》——
1949年2月的一个下午,陈明仁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那是蒋介石的手令,上面写着:到湖南后,监视程潜,程潜看完,笑了:"要杀要抓随你。"
陈明仁站起来,把纸撕成碎片:"我宁可负蒋介石,决不负颂公。"
——《壹》——
1948年3月,南京,国民大会选副总统,程潜拿到338张代表签名,正式参选,首轮投票,他得522票,排第三,第二轮616票,到第三轮,只剩515票。
蒋介石找他谈话:把票给孙科。
程潜偏不,第四轮投票,他的票全给了李宗仁,蒋介石的人输了,这笔账,蒋介石记下了,程潜提出回湖南,何应钦觉得亏待了他。
把江西也划给他,成立长沙绥靖公署。
1948年6月,程潜正式就任,7月24日,程潜到长沙,欢迎大会上,他说:"要与共军拼命。"8月10日就职大会,他丢开秘书拟的讲稿。
大谈"戡乱救国":"头一个月共军不会来,第二个月就不怕它来,第三个月以后只怕它不来。来一个杀一个。"台下掌声雷动。
台下的中共地下党员余志宏,却听出了别的意思。
程潜不标榜反共,就拿不到南京的钱和枪,他要建军队,要控制政权,就得演这出戏,余志宏是湖南大学讲师,和程潜是醴陵老乡。
中共湖南省工委书记周里把他叫来:"程潜这个人,值得争取,你去做工作。"
1948年11月19日,长沙桃子湖2号,方叔章家。
方叔章是程潜的顾问,程潜的"军师",这天他摆了一桌家宴,来的人不简单: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伍薏农,省保安副司令萧作霖,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
程潜族弟程星龄,民盟地下组织负责人肖敏颂。
还有余志宏,席间聊时局,李达说:"湖南不能打仗了,颂公应该替三千万湖南人着想,只有走和平这条路。"萧作霖、邓介松都点头。
饭后,他们把话传给了程潜。
——《贰》——
方叔章又单独找程潜:"共军来了你走哪条路?""打?蒋介石几百万军队都被打垮了。""跑?去美国你没钱,去香港住不了多久,去台湾蒋介石不会要你。"
"怎么办?"程潜沉默。
方叔章说:"你可以讲和,这不是投降。"程潜回答一句话:"打不能,跑不行,只有和。"12月,淮海战役大局已定,平津战役进入后期。
12月31日深夜,1948年的最后一天。
程潜把程星龄叫来:"我的决心定了,你全权代表我和中共地下党联系。"但程潜还有顾虑,1949年元旦,新华社公布战犯名单。
程潜的名字排在蒋介石、李宗仁之后,第三位。
他怕被当战犯处理,程潜决定起义,但有个问题:他手里没有兵权,长沙的军队掌握在李默庵、黄杰手里,都是蒋介石的嫡系。
李默庵还犹豫不定,黄杰坚决反共。
程潜想到了陈明仁,陈明仁是黄埔一期,湖南醴陵人,1947年四平战役,他死守城池,和林彪打了十几天,一战成名。
但后来被陈诚排挤,蒋介石也疏远了他。
1948年10月,陈明仁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武汉警备司令,后来当了第一兵团司令,程潜和陈明仁是师生,25年前,陈明仁在程潜手下当过兵。
程潜把程星龄叫来:"找刘斐,让他去武汉,把陈明仁调回来。"
刘斐是前国防部参谋次长,醴陵人,和白崇禧关系不错,1949年初,刘斐到武汉,他对白崇禧说:"第一兵团刚成立,兵员武器都差,守不住武汉。"
"不如移驻长沙,利用乡土关系训练,既能稳定湖南,又能为广西屏障。"
白崇禧觉得有道理,同意了,刘斐又对陈明仁说:"程潜公盼你回湘合作,你回湖南,只有紧紧靠拢颂公,共同寻求出路。"陈明仁当即答应。
白崇禧派人去溪口、台湾报告时,陈明仁已经率5万多人进了湖南。
——《叁》——
那张密令陈明仁回湘当天下午,就去了程府,程潜摆了几盘家乡菜,一瓶茅台,两人从25年前的师生情谊,聊到眼下的局势,越聊越投机。
酒至半酣,陈明仁掏出那张纸。
蒋介石的手令:监视程潜,程潜看完,淡然一笑:"你兵权在握,要杀要抓,悉听尊便。"陈明仁站起来,把手令撕成碎片:"我宁可负蒋介石和白崇禧,决不会负颂公。"
但陈明仁回湖南后,表面上还是演戏。
在一次会上,他拍桌大骂:"共产党公开活动,没人管,我要杀人!"1949年4月,北平和谈破裂,程潜召开会议商讨时局。
陈明仁当场翻脸:"要在中央和白长官的领导下,作战到底,不能有其他企图!"
会议不欢而散,程潜心里明白,这是演给白崇禧和特务看的,地下党也在做陈明仁的工作,余志宏通过陈明仁的亲信李君九、温汰沫、陈庚,和陈明仁保持联系。
为了协调程潜、陈明仁的行动。
余志宏组织程星龄、马子谷、李君九、陈庚定期碰头,传达省工委指示,慢慢地,陈明仁的疑虑消除了。
1949年3月,章士钊在南京见到程潜。
章士钊转告毛主席的话:"只要程潜走和平道路,不仅不咎既往,不会把他当战犯看待,还会给他安排要职。"程潜的疑虑打消了一些。
4月15日,中共中央公布《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程潜彻底放心了,5月,解放军占领武汉,大军压境,白崇禧败退湖南,加强反动统治,程潜担心和地下党联系不上,他要求见中共负责人。
余志宏去了。
程潜见来的是个年轻人,摇头:"你不像地下党负责人,我要见你们的负责人。"余志宏回去报告,周里说:"你再去,告诉他,有话尽管讲,我们可以向党中央、向毛主席转达。"
——《肆》——
8月4日那天下午6月,程潜写下《起义备忘录》,他在备忘录里说:"返湘以后,站在人民利益立场,坚决反对战争,力主和平。"
"二五减租,停止征兵征粮,停止使用金元券,自本省始。"
备忘录通过地下党转到华中局,再转中央,7月4日,毛主席亲笔回信:"先生决心采取反蒋反桂及和平解放湖南问题之方针,极为佩慰。"
程潜拿到信,长出一口气。
7月,解放军接连攻克湖南数县,形成对长沙的钳形包围,7月22日,程潜、陈明仁的代表抵达平江天岳书院,与解放军代表金明、唐天际、袁任远举行和平谈判。
29日,达成湖南和平解放原则协议。
8月2日开始,陈明仁下令第一兵团及省保安队撤出长沙各交通要道,8月3日,解放军占领株洲,接着解放益阳、沅江,条件成熟了。
8月4日下午,长沙,省政府礼堂,原中山纪念堂。
程潜、陈明仁领衔,37名国民党湖南军政要员联名,发出起义通电,通电说:"潜等顺从民意,呼吁和平,声嘶力竭。今后当依人民立场,加入中共领导之人民民主政权,与人民军队为伍。共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之中国而奋斗。"
程潜还发表了《告湖南民众书》和《告将士书》。
陈明仁以省政府主席名义发表文告,蒋介石、白崇禧留在长沙的特务,当天被拘捕,8月5日,唐生智等104名湖南各界知名人士通电响应。
黄雍等140名在湘军官,通电拥护起义。
当晚8时至10时,长沙小吴门,解放军138师举行入城仪式,红旗飘扬,锣鼓喧天,爆竹齐鸣,长沙十万群众夹道欢迎解放军。
程潜站在人群中,看着一队队解放军走过。
毛主席、朱德的贺电已经收到:"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南望湘云,谨致祝贺。"
程潜想起2月那个下午,陈明仁撕掉蒋介石密令的那一刻。
那张纸撕碎了,湖南七万多军队,一枪未放,和平解放,这是1949年,用和平方式解放的第一个省会城市,长沙没有变成战场。
三千万湖南人,免遭战火,程潜做对了这个选择。
来源:渊林史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