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婴幼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人群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展为重症,该人群在流感季应重点防护。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11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流感预警:2025年新型H3N2流感毒株已在全国多省市蔓延,较往年提前2周进入高发期,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多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激增300%。专家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另外感染人数会更多。
流感知识解答
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和说话等方式造成流感病毒的传播,也可通过触摸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在人群密集且密闭场所中更易传播。
感染流感有什么症状?
一般表现为起病急、发热(有的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哪些人群易感染流感?
全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婴幼儿、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慢性病人群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展为重症,该人群在流感季应重点防护。
预防流感请您这样做?
1.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与通风,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上臂遮挡口鼻,之后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鼻、口。
3.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佩戴口罩,避免传染给他人。若病情持续加重,应尽早就医,患者及陪护人员均需佩戴口罩,以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出现流感症状后该怎么办?
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通常1-2周可自愈,但为促进健康并保护他人,我们建议:
1.及早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早就医,听从医嘱开展治疗。
2.规范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
3.居家休息。患病期间尽量居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保证充足休息。
4.家庭防护。家人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建议分餐,加强通风,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