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美股全线下跌,三大指数集体遭遇猛烈抛售,市场恐慌情绪显著升温,此次下跌中,科技股成为重灾区,核心龙头股集体承压,拖累大盘表现。今日开盘,科技板块领跌,截至截稿,存储器指数跌幅达4.21%(wind)。
昨晚美股全线下跌,三大指数集体遭遇猛烈抛售,市场恐慌情绪显著升温,此次下跌中,科技股成为重灾区,核心龙头股集体承压,拖累大盘表现。今日开盘,科技板块领跌,截至截稿,存储器指数跌幅达4.21%(wind)。
我认为,美股科技股大幅回调,主要受多重不确定性叠加冲击所致:关键经济数据(CPI与就业)的意外延迟公布,扰动了市场节奏,并加剧了投资者对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导致抛售潮涌现;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显著降温,进一步压制了市场情绪。存储芯片板块的下跌,更多是受到短期外部市场情绪的波及。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市场环境下,存储芯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首先,AI驱动下存储芯片的需求量猛增。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层出不穷,都需要更强大、更高效、更专用的存储芯片,数据只会越来越多,永远不会少,存储芯片将呈现指数级增长且永远具有稀缺性。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加剧,预计将开启持续数年的“超级周期”,到2027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美元迈进,作为AI显卡的“核心燃料”HBM的需求爆发显然更猛,2025 年高带宽内存(HBM)芯片每月总产能为 54 万颗,同比增长 105%,但仍难以填补AI带来的需求缺口。
需求猛增的同时,供给端却没有跟上。此前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头部厂商主动削减传统存储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HBM和DDR5等高端产品,导致传统DRAM和NAND供给端收缩超20%。供给减少、需求猛增的结果就是:涨价。
根据集邦咨询公司汇总的数据,供应紧张的DDR4,价格在不到一个月内累计上涨接近30%,半年累计涨幅超过200%。
此外,国产替代的加速,正为中国的存储芯片产业注入强劲动力。过去几十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垄断,它们掌握绝对定价权,还常以各种理由控制产能,人为制造涨价。这种局面让下游厂商和消费者苦不堪言。
好在中国存储芯片企业崛起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通过全国产化产线突破技术壁垒,2025年NAND和DRAM市占率分别提升至10%和12%,兆易创新、江波龙等企业通过自研主控芯片和产能协同进入特斯拉、华为供应链。(个股不做推荐)
市场的短期波动,恰恰是长期布局的良机。尽管当前科技板块因宏观情绪面扰动而承压,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由AI革命与国产替代双轮驱动的存储芯片产业,其长期高增长的确定性并未改变。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不代表公司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或未来投向保证。观点具有时效性。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