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届政府都知道这个问题,就是没人真正敢碰,说到底,要么是没那个能力,要么是没那个胆量。这些垄断集团背后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动他们就等于捅马蜂窝,搞不好自己先倒霉。
安瓦尔这次是下了死命令,
马来西亚总理兼财政部长安瓦尔·易卜拉欣最近在公开场合放话:政府要跟垄断集团和走私势力死磕到底。
他说这是"拯救国家与人民的非凡之举",话说得很重,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垄断和走私在马来西亚不是新鲜事,几十年前就有了。
历届政府都知道这个问题,就是没人真正敢碰,说到底,要么是没那个能力,要么是没那个胆量。这些垄断集团背后的关系网盘根错节,动他们就等于捅马蜂窝,搞不好自己先倒霉。
安瓦尔这次专门感谢了反贪污委员会、内陆税收局和皇家警察。他说,"这些执法机构冒着巨大风险在推进这件事,因为垄断集团的势力早就渗透到各个角落了。"
最扎心的是一个数字:几十年放任下来,国家损失了数百亿令吉,
就在最近两年,政府通过严格执法追回了155亿令吉,你想想,能追回这么多,说明漏出去的得有多少?
最让安瓦尔窝火的不是走私分子猖狂,是国会里那帮装糊涂的议员。
他在伊斯兰研究大会上直接开炮:"去看看国会辩论记录就知道了,几乎没人为这事说话。只有几个执政党议员支持打击垄断,反对党那边呢?一声不吭。"
垄断集团能横行这么久,不光是他们自己本事大,关键是有人罩着,这些人可能就坐在议会里,拿着纳税人的钱,干着包庇走私的勾当。你说讽刺不讽刺?
安瓦尔举了个很具体的例子:集装箱在港口进出时夹带走私货物。这事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得打通多少关节?码头工人得配合,海关人员得放水,港口管理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物流公司得帮忙伪造单据。每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每个环节都可能有人拿钱。
2023年有个案子特别典型。马来西亚海关在巴生港查获6个集装箱,里面装了3000万支非法香烟,黑市价值超过1800万令吉。这批货从印尼运过来,报关单上写的是"食品原料",实际上全是走私烟。更离谱的是,这批货的报关手续一路绿灯,要不是有人举报,早就流入市场了。
后来调查发现,这个走私团伙经营了好几年,每个月都有几十个集装箱通过类似手段进来。他们有专门的人负责打点关系,每个关键岗位都塞了钱。海关的一个科长因为这事被抓,家里搜出来1200万令吉现金和十几本房产证。这还只是一个人的"业绩"。
安瓦尔上台后,给反贪会和税收局下了硬指标:该查的查,该抓的抓,不能有任何顾虑。结果就是一连串雷霆行动,很多大鱼落网了。
2024年3月,反贪会盯上了吉隆坡一家进口公司。这家公司做食品进口生意,账面看起来干干净净,实际玩的是低报价格那一套。他们从泰国进口大米和食用油,报关时故意把价格压得很低,数量也少报,逃掉大笔关税和消费税。
反贪会突击搜查了这家公司的仓库和办公室,查出来的问题触目惊心。电脑里有两套账本,一套给税务局看的,一套自己记的真账。真账显示,这家公司三年时间偷逃税款超过3亿令吉。老板当场被带走,公司被罚款2.8亿令吉,还得把该交的税一分不少地补上。
类似的案子在过去两年办了好几十起。有卖建材的企业,通过虚报进口成本逃税;有做电子产品的公司,建立空壳企业转移利润;还有搞石油化工的集团,跟海关人员勾结直接放行走私货物。这些企业表面风光,背地里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事。
内陆税收局也没闲着。他们成立了特别小组,专门盯那些纳税记录不对劲的人。有个房地产开发商,名下二十几套房产,开着三辆豪车,但每年报税收入只有50万令吉。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头。
税收局一查,发现这人通过新加坡和香港的离岸账户藏了2.3亿令吉资产。这些钱都是通过各种手段转移出去的,完全没交过税。最后这人不光要补税,还得交巨额罚款,总共被追缴了8700万令吉。他名下的十几套房产也被冻结了。
安瓦尔在大会上还提了件挺有意思的事:他希望伊斯兰教育系的学生学会用人工智能。
这个提议听着有点不搭界,细想却挺合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早就变了。传统的讲经说法当然重要,如果能结合新技术,效果会好得多。
安瓦尔说,学生要有专业研究能力,课程得搞多学科融合,把人工智能也纳入教学。这不是要把宗教课变成技术课,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用新工具做好本职工作。比如用AI整理经文资料,分析历史文献,制作教学视频。说白了,工具在变,核心内容不变。
这场国际伊斯兰研究大会规格挺高。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长、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国立大学伊斯兰研究学院院长都到场了。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怎么用知识、智慧和团结推动马来西亚的伊斯兰研究。这事跟反垄断、反走私表面上不沾边,实际上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怎么让国家往好的方向走。
来源:靳律法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