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日记:从泪到笑的十二次春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9 12:00 1

摘要:我是张桂芳(化名),去年查出结肠癌时,感觉天都塌了,百度搜索查看治疗方式方法后,恐惧、担忧席卷全身。我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我怎么这么倒霉?治疗会不会很痛苦?带着造口袋会不会很臭?化疗会不会呕得很厉害?会不会让我骨瘦如柴?我的血管会不会打得千疮百孔?会不会导致我


我是张桂芳(化名),去年查出结肠癌时,感觉天都塌了,百度搜索查看治疗方式方法后,恐惧、担忧席卷全身。我当时心里是这么想的:我怎么这么倒霉?治疗会不会很痛苦?带着造口袋会不会很臭?化疗会不会呕得很厉害?会不会让我骨瘦如柴?我的血管会不会打得千疮百孔?会不会导致我抵抗力下降?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住院。从手术到化疗整整经历了一年的时间,但意外的是,这段时间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恐惧,在医生护士的陪伴下,我顺利地完成了从手术到化疗共12次治疗。

1、无忧的暖阳

生病的初期,各种担心顾虑都接踵而来,我不想给家里人添麻烦,总躲在被窝哭,没想到那天晚夜班值班的护士非常暖心,不停地开导我,第二天护士长也来看我,非常重视我的心理状态,并带我去了心灵关怀室,心理咨询师对我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给我做了心理疏导,教会我如何学会减压,也根据我自身的想法,鼓励我重拾唱花鼓戏的爱好。

化疗的间歇期,我回归到了当时花鼓戏小团队,在广场上唱着最爱刘海砍樵,同伴都笑话我说,气色神韵更好了,一点都看不出来得了病。

2、无针的惊喜

记得第一次打化疗,我死死攥着胳膊:“我这血管比头发丝还细,可经不起扎啊!”护士温柔地笑着带我看了隔壁床病友的手臂,手臂皮肤下面有个小纽扣,我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护士打了个比方说:“这是输液港,就像给血管安个门铃,以后化疗按门铃就行。”

据说,化疗药物如果外渗会很厉害,严重的话手都会烂掉,而且每次打针的时间又持续3天,化疗泵还要持续输注48小时,生活起居很不方便。

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我使用了这个可以防止化疗药物漏到血管外的导管,真像他们说的,每次治疗只要把针头轻轻按在那个“小纽扣”上,再不用满手臂找血管,也省去了每次打针的痛苦。

3、无呕的安心

听说化疗会吐得昏天黑地,我偷偷带了三个塑料袋。没想到杨医生非常重视我呕吐的情况,在化疗前就预防给我使用了止呕药物。

护士们也给我准备了“三件套”:化疗前喝陈皮蜜水,输液时闻柑橘精油,还有生姜糖片含着。医护人员还想办法让我分散注意力,十二次化疗下来,我准备的塑料袋没有用武之地,不仅没有呕吐,还长胖了五斤,连女儿都说:“妈妈的气色比住院前还好!”

4、无粒缺的踏实

第七次化疗后,杨医生看着化验单皱眉:“白细胞要掉下去了。”我慌得直抖,他却笑着掏出个小药盒:“这是升白细胞的‘金豆子’,每天饭后吃两颗。”

果然三天后复查,指标又蹿上来了。最让我感动的是护士们每天追着问我:“今天牙龈出血没?喉咙痛不痛?”连我女儿都记不住的细节,她们全记在本子上。

5、无栓的护航

化疗后总听病友说腿肿得像灌铅,我心里直打鼓。那天输完液,杨医生特意检查我的小腿:“咱们每天要做‘踩油门’运动,血管通畅才能防血栓。”

说着亲自示范抬腿动作。现在我的康复日记里画满了小红花——每完成一组运动就画一朵,护士们说我这本子是“血管健身打卡册”。

6、无漏的尊严

术后带着造口袋那阵,我连女儿家都不愿去,有点害怕造口袋渗漏导致异味。护士察觉后,特意请来造口治疗师朱老师。她一边教我怎么护理,一边轻声地说:“咱们把这当‘小玫瑰’照顾,每天清洁上粉就像给花儿施肥。”

有次参加病友活动,造口袋突然松动,我慌得直冒汗。护士迅速带我处理,还缝制了带暗袋的定制裤:“以后跳广场舞转圈也不怕!”现在我的针线筐里,除了绣花样子还有各种造口护理工具,女婿笑称这是“生命之花养护箱”。

最好的奖状

今天收到护士长的颁奖,让我再次感受到科室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正是因为她们一直的陪伴,用专业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我去除病痛,才使我顺利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也使我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让我继续燃起对生命的热爱。想起刚确诊那时候含着泪水写下的遗愿清单,而今那清单变成了:去新疆跳舞、给家人做美食、和朋友组健身队……

所以我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共患肿瘤的患者:在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十无病房,无痛、无忧、无呕、无针、无栓、无饿、无漏、无肿、无管道、无粒缺。她们用爱心和扎实的专业技术践行十无病房的内涵,为患者解除病痛,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尊严;也让冰冷的药水,变成了滋养生命的春雨,让我们这些“抗癌老苗”,也能在春天里,活出热腾腾的欢喜!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肿瘤医院 黄芳 盛洁

(编辑ZS)

来源:湖南医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