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中国医药圈,最火的词绝对是“创新药”。截至10月,49款国产1类新药已经获批上市,四季度还有32款在冲刺,全年数量妥妥超过往年。更让人振奋的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直接冲破1000亿美元,较2024年近乎翻倍,千亿市值的创新药龙头也从几家扩容到10家。
2025年的中国医药圈,最火的词绝对是“创新药”。截至10月,49款国产1类新药已经获批上市,四季度还有32款在冲刺,全年数量妥妥超过往年。更让人振奋的是,海外授权交易总额直接冲破1000亿美元,较2024年近乎翻倍,千亿市值的创新药龙头也从几家扩容到10家。这不再是以前“仿创结合”的蹭概念时代,中国创新药真的走到了“量质齐升”的新阶段,还成了全球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加持,让创新药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国家的优先审评、突破性治疗认定等政策,让好药能更快落地;科创板和港股18A规则,也给未盈利的创新药企打开了上市融资的大门。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一级市场融资就超600亿元,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都高于20%。加上中国连续三次当选ICH管委会成员,71个ICH指导原则落地,让国产创新药能实现“全球同步申报、同步上市”,出海之路更顺畅。
要说创新药行业的“一哥”,恒瑞医药的地位目前无人能撼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用实打实的业绩证明了转型成功。作为研发投入累计超500亿元的巨头,恒瑞目前已获批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还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在临床开发,400余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推进。不仅如此,它还和GSK达成125亿美元合作,要联合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真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质变。
百济神州用14年时间,完成了从“烧钱研发”到“盈利造血”的漂亮转身。2025年是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实现盈利,前三季度净利润就有11.39亿元,市值更是达到4692亿元,稳居行业前列。能实现这样的突破,靠的是核心产品的全球热销和持续的研发深耕。作为专注于肿瘤领域的创新药企,百济神州在全球布局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多款产品在海外市场获得认可,既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也让中国创新药的实力被全球看到。
信达生物绝对是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标杆。2025年,它和武田制药达成的114亿美元全球战略合作,成为行业内的重磅新闻,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创新药的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双抗领域,信达生物走出了差异化路线,旗下三生制药向辉瑞授权的PD-1/VEGF双抗,还拿到了12.5亿美元首付款,刷新了国产双抗出海的纪录。现在海外巨头70%的合作都瞄准中国早期药物,信达生物的成功,正是中国创新药技术获得全球信任的最好证明。
荣昌生物是国产ADC药物(抗体偶联药物)赛道的“开山鼻祖”,而ADC正是当前创新药领域的“黄金赛道”。它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商业化和出海也成绩斐然,曾以42.3亿美元的合作金额,同时拿到对方23%的股份,创下行业佳话。作为专注于ADC领域的创新药企,荣昌生物的成功证明了“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也让国产ADC药物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后续企业树立了技术深耕的榜样。
华东医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仿创结合”之路,不盲目追逐热点,反而在肿瘤、代谢等核心领域扎得很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26.64亿元,净利润27.48亿元,保持稳定增长。它构建了以ADC、GLP-1和外用制剂为核心的三大特色产品矩阵,90余项创新药管线项目正在推进,2025年至今已获得5项上市批准、6项上市受理。其独家商业化的CAR-T产品,第三季度订单就超去年全年,还在积极备战医保谈判,通过提升药品可及性带动销量增长。
现在创新药出海的玩法也在不断升级,NewCo模式异军突起,仅恒瑞带起的这股新潮流,交易额占比就达到12.4%。单笔超10亿美元的重磅交易占比已提升至9%,中国贡献了全球38%的此类交易。更值得关注的是,出海交易的首付款占比高达92%,这意味着国际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估值大幅提升,不再是以前单纯的“押注未来”,而是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充分认可。
截至2025年11月,5家龙头企业的市值都相当亮眼:百济神州以4692亿元领跑,恒瑞医药紧随其后达4218亿元,华东医药765亿元,荣昌生物501亿元。这样的市值规模,既反映了市场对创新药赛道的看好,也证明了这些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商业化能力。它们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坚持研发、深耕细分领域的结果,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标杆。
从以前依赖仿制药,到现在自主创新药批量上市、强势出海,中国医药行业的转型成效有目共睹。这5家龙头企业,有的靠全面布局领跑行业,有的靠技术突破成为细分赛道标杆,有的靠差异化路线弯道超车,它们的发展路径虽然不同,但都离不开“坚持创新”的核心。这些创新药不仅能让国内患者用上更好、更便宜的药,还能在全球市场赚取外汇,提升中国医药的国际话语权。
不过创新药的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普通百姓。以前很多进口好药价格昂贵,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现在国产创新药不断涌现,不仅在疗效上媲美进口药,价格也更具优势,还能通过医保谈判进一步降低负担。随着更多创新药的上市和出海,未来会有更多患者从中受益,这也是创新药行业发展最核心的意义所在——用技术创新守护健康,让好药惠及更多人。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或家人是否使用过国产创新药?对这些药企的研发成果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未来创新药在哪些疾病领域最需要突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创新药的发展,为国产医药科技点赞。
特别声明:本文提及的新药获批数量、出海交易金额、企业业绩等数据,均来自国家药监局、证券时报及公开市场报告,其中2025年相关数据统计截至10月,市值数据截至11月13日,内容真实准确,无虚构夸大;文中企业相关信息均来自公司公开财报及官方披露,仅为行业分析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茶茶谈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