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万买台增程SUV,结果隔壁问界M9订单15万、小米SU7一个月锁单5万,理想车主瞬间变‘旧爱’。
“30万买台增程SUV,结果隔壁问界M9订单15万、小米SU7一个月锁单5万,理想车主瞬间变‘旧爱’。
”2024年3月,理想靠单月3.4万辆刷存在感,可纯电计划原地踏步,县城开店狂飙,华为专利谈崩,宁德时代电池合同要重签——李想亲自挂帅的“战时委员会”48小时一拍桌子,市场却只给了一张“库存系数1.8”的催命符。
销量回暖?
那是L7/8/9老三位抱团取暖,纯电占比连零头都没摸到。
说好的2024年纯电三成,现在成了“2025年闪电平台”PPT,翻译过来就是“先拖一年”。
渠道下沉200县听着热闹,一线直营砍半,服务标准谁来统一?
售后小哥还没培训完,授权店老板已经挂出“理想汽车+两轮电动车”双门头,画风清奇。
更尴尬的是智驾。
AD Max 3.0把华为联合研发的APA功能连夜下架,自研算法顶上,体验群里立刻吐槽“车位识别堪比近视不戴眼镜”。
华为系减持之后专利谈判直接冷场,想抱大腿没抱住,回头一看,蔚来换电拿到国家队输血,小米年轻人第一台“保时捷”堵在门口,问界M9把40万以上市场啃掉一大块,理想的“家庭奶爸”标签快守不住了。
电池那边也闹心。
销量没达标,宁德时代80GWh订单要重谈,传闻转头去谈比亚迪刀片,价格确实降,可800V高压平台节奏又要拖。
研发费用飙到14%,股东们却盯着城市NOA能不能年底亮剑——再晚一步,华为ADS都要全国无图了。
网友热评:
“老车主表示L8开了一年,现在 resale 价直接掉成骨折,销售还打电话让增购纯电,我:‘你倒是先造出来啊!
’”
“48小时决策?
我看是48小时甩锅。
库存车堆成山,县城新店开业送大米,买一辆送一袋,真·汽车下乡。
”
“坐等闪电平台,别到时候又整‘增程升级版’,纯电继续鸽,脸都打肿。
”
来源:两小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