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陇东黄土高原,有这样一位以轮椅为履的奋进者。李华宁,这位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庆阳汉子,用坚韧与智慧谱写出新时代残疾人的奋斗篇章。
近日
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
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表彰了200名“全国自强模范”
200个“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
60名“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其中
庆阳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李华宁荣获“全国自强模范”
自强不息绘就人生华章
——记庆阳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华宁
在陇东黄土高原,有这样一位以轮椅为履的奋进者。李华宁,这位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庆阳汉子,用坚韧与智慧谱写出新时代残疾人的奋斗篇章。
李华宁(右一)
祖父母常年卧床,两位智力障碍的姑姑需全天候照料,生活的重担早早落在这个少年肩头。中专毕业后放弃升学机会,选择务工养家,却在2013年遭遇人生转折——高空坠落导致高位截瘫。面对崩溃的父母与稚子,经历绝望与彷徨的他,通过网络接触全国自强模范高思恩、张宗涛等先进事迹后重燃斗志,实现了从自我救赎到精神觉醒的蜕变。
"肢体受限,心智更要强大",这是李华宁确立的人生信条。他深知残疾人就业的严峻形势,毅然踏上技能求索之路。双手因长时间摇动轮椅而磨破出血,为减少外出饮水量导致嘴唇干裂,辗转北京、广州、西安等地拜师学艺的艰辛历程中,沙画制作、工艺设计、电商运营等多项技能被他逐一攻克。正是这份永不言弃的执着,为他日后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创立沙艺工作室,2018年注册成立华宁涌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职业培训学校,李华宁的创业之路始终贯穿着助残情怀。面对初期产品滞销困境,他白天钻研市场规律,深夜学习网络技术,因久坐导致的严重压疮也未能阻挡前进脚步。经过持续创新转型,企业最终实现稳定运营,带动35名残疾人稳定就业。
2020年底,他成功争取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乐业"项目落地,建成西北首个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通过"岗位定制+精准培训"模式,累计培养400余名残疾人掌握数字化技能,带动86人实现就业,其中残疾人员工占比53.5%,最高月薪达8650元。该基地先后获评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等多项荣誉,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助残就业模式。
从命运受挫者到助残先行者,李华宁用奋斗诠释生命真谛。他创办的不仅是个体逆袭的励志样本,更搭建起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桥梁,以实际行动印证:当理想之光不灭,奋斗之志永存,轮椅同样能驶向辽阔的人生坦途。
来源:这里是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