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6日,《“无液氦”磁共振成像装备技术专家共识》启动仪式在进博会西门子医疗展台举办,“无液氦”磁共振采用干磁体技术,将液氦填充量从常规的1500L降低至0.7升,比传统磁共振能耗降低40%以上。
11月6日,《“无液氦”磁共振成像装备技术专家共识》启动仪式在进博会西门子医疗展台举办,“无液氦”磁共振采用干磁体技术,将液氦填充量从常规的1500L降低至0.7升,比传统磁共振能耗降低40%以上。
“新技术的应用将带来磁共振图像质量的提升。”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马新武教授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以前患者做磁共振可能要20多分钟,现在5分钟左右就可以做完,尤其是对于急症、创伤、慢病、儿童等群体来说,改善了就医体验。
马新武介绍,《共识》将形成采用“无液氦”等相关技术的绿色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定义、绿色转型生产、绿色临床应用等指标框架,通过紧密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的典型应用场景,制定符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的参考能耗范围,为医院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提供依据。
“无液氦”磁共振成像技术专家共识启动仪式。西门子医疗图
根据计划,《共识》编写将邀请来自放射学、临床工程、工程化、设备管理等行业内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希望通过多轮讨论与实践评估,形成科学、客观、可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为医院设备选型、性能评估和节能管理提供统一参考标准。
《共识》针对不同层级医院的应用与推广提出参考建议,可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普惠性与广泛适用性。马新武表示,专家共识可促进“无液氦”磁共振标准化应用,将为医院精细化能源管理提供依据,并对不同层级医院的应用与推广提出参考建议。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基层医院患者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更多基层老百姓获益。
“这是我国首次系统构建绿色医疗装备体系的《共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绿色发展,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行业担当,更是支撑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实现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助力我国医疗健康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届进博会上,西门子医疗特别设立了可持续发展专区,在启动仪式现场同步展示了西门子医疗最新绿色产品矩阵,其中包括已在深圳基地实现量产的磁共振以及干磁体技术。通过《共识》有望将绿色创新产品与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规范,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