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料到,这座平时不声不响的古城,今年悄悄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谁也没料到,这座平时不声不响的古城,今年悄悄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不是因为它突然变了,而是它一直有的那份底气,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
人一多,连洛河边的风都显得热闹。
想玩得不赶时间,先把路线摸清楚,能省不少脚程,也省了花冤枉钱。
进城坐高铁,首选洛阳龙门站
地铁通达,去市中心应天门附近很方便,一条二号线基本能串起主要景点。
老火车站叫洛阳站,就在西工区,离老城近,打车不贵,想体验老洛阳味道的可以住这附近。
尽量避开洛阳东站,位置偏、车次少,省一点路费却可能浪费半天时间,不划算。
自驾适合跑远线,市区停车有点难
如果想去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嵩山少林寺、老君山、小浪底,自驾就特别合适。
行李放车上,人到景点里,节奏自己掌握,舒服。
在市区的话,地铁+共享单车+偶尔打车就够了,高峰时段尽量别开车,堵。
行程建议:三天打底,五天更从容
第一天走老城线:从应天门进,看天堂明堂,溜达到丽景门,穿行洛邑古城,晚上去十字街吃小吃,夜景灯一亮,瞬间梦回隋唐。
第二天去龙门石窟,上午看西山石窟,下午走东山,远看香山寺,傍晚白居易墓园安静,人少景深。
如果时间够,拐去关林转转,关羽首级葬在这里,有股肃穆之气。
第三天安排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必去,提前预约;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体验感好,下午去天子驾六博物馆或者汉光武帝陵,晚上逛逛广州市场步行街,买点小玩意儿。
要是多两天,可以跑远一点:
自驾去嵩山少林寺+老君山一线,住栾川县城,第二天上山看云海;
或者往北到小浪底看黄河调水调沙,再去济源王屋山住一晚,第二天慢慢回洛阳。
热门景点挑着看,少排队多感受
龙门石窟重点看西山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慈悲眼神值得静站三分钟。
东山石窟破坏较多,但香山寺视角好,能看到西山全景。
白居易墓园清幽,走累了在这儿歇脚很舒服。
白马寺不只有中国第一古刹的名头,还有泰国、缅甸、印度风情的国际佛殿区,适合慢慢走、静静看。
齐云塔院在寺外,人少,塔影清瘦,拍照有禅意。
应天门晚上灯光很美,登楼看中轴线,气势很足。
明堂天堂是复建的,内部华丽,适合拍汉服照,了解武则天时期的洛阳风貌。
洛阳博物馆的唐三彩、青铜器是亮点,尤其是“河洛文明”展厅,一走进去就是半部中国史。
大运河博物馆互动体验做得不错,带孩子的推荐去。
老君山远但值得,金顶道观群在云雾中特别仙,建议住一晚看日出。
吃在洛阳,不追网红店,找老味道
喝汤是洛阳人的日常。
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早上五六点就开始排队,要喝就喝头锅汤。
龙鳞路、南关、马杰山这几家是老牌子,饼丝泡汤是标配。
“洛阳水席”真不同名气大,但本地人更爱去管记、建坤这类老店,牡丹燕菜、连汤肉片、焦炸丸,味道实在。
糊涂面、浆面条,口感特别,配韭花酱更地道。
烩面、卤面家家不同,老城巷子里的小店往往更出彩。
锅贴吃烫的,豆腐汤配油旋,夜市去十字街或龙翔街,不贵又热闹。
住宿看预算,位置选对很重要
老城区民宿多,出门就是古迹,晚上散步很有感觉,但有些设施偏旧。
西工区、涧西区酒店新,地铁方便,适合家庭住。
洛龙区安静,离博物馆、龙门近,适合喜欢清静的人。
如果想体验山居,老君山、白云山下的民宿也不错,清晨推开窗就是云雾。
省心小贴士
门票尽量网上订,便宜还不用排队。
博物馆提前三天预约,尤其周末,手慢无。
龙门石窟早点去,避开旅行团高峰。
老君山温差大,哪怕夏天去也带件外套。
喝汤自己加盐,口淡的记得提醒老板。
汉服体验店很多,选衣服干净的,问清楚妆造时间和价格。
拍照不赶场,这几个点出片率高
应天门夜景、龙门卢舍那大佛侧影、白马寺印度殿外墙、洛邑古城红灯笼巷、老君山金顶 sunrise。
不用刻意找机位,洛阳城本身就是一个大影棚。
季节选对,体验翻倍
四五月看牡丹,王城公园、中国国花园人头攒动,但也值得。
秋天天气爽朗,龙门、白马寺走走很惬意。
夏天热,尽量安排室内景点,早晚再出门。
冬天冷,但雪后的天门、明堂特别有古意,记得戴围巾手套。
洛阳这城市,故事都藏在土里、刻在石上、融在汤里。
它不争不抢,却总有人为她而来——
为卢舍那的一个眼神,为一碗清晨的热汤,为洛河边上那缕吹过千年的风。
你来,不必急,慢慢走,才能听见她低声道出的那些年。
最后一句实在话:
尽量工作日来,人少、价优、心情好。
住两晚以上,把步子放慢,把胃口打开,笑容自然就来了。
来源:烤鸭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