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件起因可追溯至2025年10月27日,MLB世界大赛第四场在洛杉矶道奇队主场举行。作为加拿大唯一的大联盟球队,多伦多蓝鸟队与道奇队的对决承载着该国体育迷三十年未夺冠军的集体期待。
英国苏塞克斯公爵哈里王子近日因在棒球世界大赛中佩戴美国洛杉矶道奇队的帽子,而非支持加拿大多伦多蓝鸟队,在加拿大引发了一场被称为“帽子门”的风波。
为此,哈里王子在访问加拿大期间,正式向加拿大民众表达了歉意,并在解释原因时幽默地拿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开了个玩笑。
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独家播出的访谈中,哈里王子首次就世界大赛期间佩戴洛杉矶道奇队帽子一事公开致歉,并以自嘲“我是秃头”化解部分争议。
可这场道歉不仅未能完全平息加拿大民众的愤怒,反而因王室成员的罕见低头姿态,在英联邦国家引发新一轮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
事件起因可追溯至2025年10月27日,MLB世界大赛第四场在洛杉矶道奇队主场举行。作为加拿大唯一的大联盟球队,多伦多蓝鸟队与道奇队的对决承载着该国体育迷三十年未夺冠军的集体期待。
当哈里王子携妻子梅根现身看台时,他头戴的道奇队深蓝色帽子与梅根的同色系服装形成鲜明呼应,这一画面经社交媒体传播后迅速点燃加拿大网友情绪。
多伦多《星报》次日头版刊登大幅对比照:左侧是2018年哈里访问加拿大时佩戴枫叶徽章的旧照,右侧则是赛场上的道奇队帽子特写,配文“从荣誉客人到文化冒犯者”。
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街头采访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哈里的选择“不尊重加拿大体育文化”,一位蓝鸟队季票持有者愤怒表示:“他戴着对手帽子坐在我们的主场,就像在国庆日挥舞美国国旗。”
这种情绪在蓝鸟队以2:3惜败后进一步激化。10月29日,多伦多市中心爆发小规模抗议,约200名示威者举着“哈里滚出加拿大”的标语牌在罗杰斯中心球场外游行。
社交媒体上,#抵制哈里的话题在24小时内获得超120万次讨论,TikTok用户发起“换帽挑战”,将哈里戴道奇队帽子的照片P成各种荒诞场景,如戴着枫叶旗图案的美国国旗。
面对排山倒海的批评,哈里团队最初采取冷处理策略。其发言人于10月30日发布简短声明,称“观赛选择系受道奇队老板私人邀请,帽子由主办方提供”,但这一解释很快被事实打脸。
MLB官方声明显示,嘉宾着装并无强制要求,历届世界大赛中不乏支持客队的名流。前纽约洋基队球员德里克·杰特在接受ESPN采访时直言:“我参加过20次世界大赛,从没听说过必须戴主队帽子,这完全是个人选择。”
随着争议持续升级,哈里的商业利益开始受损。其与Netflix合作的纪录片《不可征服的心》续集拍摄许可被多伦多市政府拒绝,梅根的服装品牌“American Riviera Orchard”在加拿大最大百货公司哈德逊湾下架。公关专家警告,若不及时止损,可能波及哈里2026年计划在英联邦国家推出的慈善项目。
在这种背景下,哈里决定接受CBC独家访谈。节目录制前,团队进行了长达三天的危机公关演练,最终确定“道歉+自嘲”的双重策略。知情人士透露,自嘲“秃头”的桥段是哈里本人提议,旨在通过幽默化解部分敌意。
11月15日晚8点,访谈在CBC黄金时段播出。哈里身着深蓝色西装,未佩戴任何王室徽章,与主持人隔着透明防疫板对坐。
开场后,他直接切入主题:“我理解我的选择伤害了许多加拿大人,尤其是蓝鸟队球迷,为此我深表歉意。”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道奇队帽子时,哈里解释:“作为前军人,我习惯服从安排,这次被告知‘作为嘉宾需要统一着装’,我误以为是指佩戴主办方提供的帽子。”
这一说法与两周前的声明存在明显矛盾,主持人当场追问,哈里停顿数秒后承认:“我确实没有仔细思考这个选择的象征意义,这是我的疏忽。”
访谈高潮出现在结尾部分。当主持人提及网友对其发际线的调侃时,哈里突然露出笑容:“至少现在大家注意力从帽子转移到了我的秃头,这算是个意外收获。”
他边说边用手摸了摸头顶,现场气氛短暂缓和。CBC实时民调显示,52%的观众认为“道歉态度诚恳”,但仍有38%的人坚持“不应原谅”。
道歉播出后,加拿大社会反应迅速分化。多伦多《环球邮报》头版标题为“哈里的道歉:太晚,太轻”,文章指出:“当你说自己‘习惯服从安排’时,是在暗示加拿大民众的反应过度吗?”
渥太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分析称:“哈里试图用幽默化解危机,但这种轻松态度与加拿大民众的严肃情绪形成错位。”
然而,部分年轻群体对哈里的自嘲表示认可。TikTok上,一条剪辑了道歉片段并配文“至少他敢承认错误”的视频获得超50万点赞。蒙特利尔一家酒吧甚至推出“哈里特调”——以秃头造型糖块装饰的蓝色鸡尾酒,老板表示:“我们不认同他的选择,但欣赏他敢于自嘲的勇气。”
商业领域,哈德逊湾百货公司宣布将重新评估“American Riviera Orchard”下架决定,其发言人称:“道歉是积极信号,但消费者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多伦多蓝鸟队则保持沉默,拒绝就哈里道歉发表评论。
这场风波在英联邦国家引发连锁反应。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评论称:“哈里的帽子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英联邦体系下的身份焦虑。”2024年民调显示,43%的加拿大人支持改为共和制,这一比例在18-35岁群体中高达58%。
英国王室对此保持谨慎态度。白金汉宫发言人仅表示“注意到哈里王子的声明”,拒绝进一步评论。王室传记作家乔布森分析:“哈里已不是核心成员,但他的行为仍会影响王室声誉,这种微妙关系让白金汉宫进退两难。”
更敏感的是,此次争议发生在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CHOGM)前夕。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原计划在会议期间与哈里夫妇会面,讨论王室成员在英联邦事务中的角色。
风波后,特鲁多办公室宣布“会面议程将调整”,转而聚焦“英联邦青年领导力项目”。
哈里选择自嘲“秃头”并非偶然。公关专家指出,在危机公关中,自我贬低是转移焦点的有效手段。2018年,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因“死猫策略”引发争议时,也曾通过自嘲发型化解部分批评。
哈里团队显然借鉴了这一策略。访谈前,他们委托民调机构调查加拿大民众对王室成员的负面印象,结果显示“傲慢”以67%位居首位。因此,道歉中刻意避免使用“遗憾”“误解”等官方词汇,转而采用“疏忽”“没仔细思考”等更显人性化的表达。
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风险。伦敦大学学院政府系教授警告:“自嘲可能被解读为缺乏诚意,尤其是当争议涉及国家认同等严肃议题时。”
事实上,访谈播出后,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波利耶夫仍坚持要求特鲁多政府“重新评估哈里作为英联邦代表的资格”。
截至11月下旬,哈里道歉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多伦多市政府宣布,将就罗杰斯中心球场的嘉宾着装规范进行修订,未来要求所有非中立嘉宾必须佩戴主队徽章。MLB则表示,将加强世界大赛嘉宾的礼仪培训。
在商业领域,哈里夫妇的损失尚未完全显现。Netflix内部消息称,《不可征服的心》续集可能改在澳大利亚拍摄,以避免加拿大市场的抵制。梅根的服装品牌则计划推出“秃头主题”新品,试图将争议转化为营销机会。
对于哈里个人而言,这场风波或许会成为其脱离王室后的重要转折点。公关顾问建议他未来减少公开露面,专注于慈善事业,尤其是与退伍军人相关的项目。然而,哈里在访谈结尾透露:“我仍会继续参与英联邦事务,因为那里有我需要帮助的人。”这句话既是对批评者的回应,也暗示着这场争议远未结束。
从洛杉矶的棒球场到渥太华的国会山,一顶帽子引发的风波揭示了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哈里的道歉与自嘲或许能暂时平息争议,但英联邦体系下的深层裂痕,仍需更深刻的对话与反思。
来源:怎么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