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人吃两盘菜,饭桌上公婆催生二胎,被儿子一句话怼得哑口无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08:09 1

摘要:有人纳闷:全国生育率1.3,黑龙江直接腰斩到0.75,年轻人跑都来不及,怎么还有老人反向加码?

“七口人,两盘素菜,一盘里挑肉渣,一盘里找咸淡。

这不是段子,是黑龙江小赵家上周的晚饭。

就这条件,爷爷把筷子一拍:“趁年轻,再要个男娃。

小赵媳妇当场笑出声:“饭都快吃不起,还生太子?

一句话,把饭桌点成火药桶。

也顺手把“东北催生”送上热搜。

有人纳闷:全国生育率1.3,黑龙江直接腰斩到0.75,年轻人跑都来不及,怎么还有老人反向加码?

数据冷冰冰,日子却滚烫。

哈尔滨平均工资4583,养娃月花3765,工资条还没暖气热,奶粉钱先烧穿存折。

可老一辈不管,他们算的是另一笔账:

“老龄化28.7%,养老院一月四千,不如家里添个孙子,老了有人递水。

算盘珠子崩年轻人一脸:生一个都紧巴巴,再来一个,直接原地破产。

矛盾最狠的点在这儿——

老人要“人”,小两口要“活”。

于是东北出现魔幻新职业:家庭生育规划调解员,社区大妈持证上岗,专门劝老人“别逼了”。

效果有,但有限,毕竟“传宗接代”四个字,刻了五千年,三天课抹不平。

年轻人干脆自救。

哈尔滨医院产科新设“生育冷静期”,俩口子坐下先做题:

“孩子出生谁半夜冲奶?

“补习班钱从哪抠?

“如果离婚,娃跟谁?

一套灵魂三问,劝退率30%,比啥政策都立竿见影。

更野的在后头。

沈阳姑娘相亲自带《反催生手册》,A4纸打印,第一条:

“必须生男孩?

免谈。

抖音#东北女儿奴#播放量23亿,姥爷把外孙女扛肩头,比亲儿子还宠。

评论区最高赞:

“以前拼男丁,现在拼谁姑娘更出息,气死老封建。

官方也下场。

黑龙江2024年给独生子女家庭每月多发两百,钱不多,信号明确:

“一个也挺好,别硬生。

东北三省正试点“生育友好型企业”,公司办托班,政府给退税,听着像画饼,好歹有人开始和面。

最离谱的是“契约式生育”。

小夫妻跟父母签协议:

“催生可以,先掏二十万教育基金,到账再谈。

一纸合同,把亲情按了暂停键。

有人骂冷血,有人拍大腿:

“早该这样,情归情,钱归钱,别拿道德绑架子宫。

说到底,东北这出催生大戏,核心就一句:

“穷”字当头,“孝”字在后,中间夹着谁买单。

老人怕孤独,年轻人怕穷苦,孩子成了夹在中间的养老保险。

可养老保险得先交保费,不是吹口气就能长大。

饭桌那盘素菜已经见底,爷爷还在念叨“男娃”。

小赵把最后一块鸡蛋夹给闺女:“爸,先保证她能吃饱,再说弟弟的事。

一句话,全家沉默。

沉默里,东北的风呼呼往屋里灌,像在给谁提醒:

先让人活,再谈生。

你家被催生过吗?

如果也要签“生育协议”,你会写哪一条?

来源:愉悦的小鱼SKvzMP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