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的朋友圈,多了医药界巨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03:05 1

摘要:礼来把英伟达的DGX SuperPOD抱回家,算力直接拉满,明年1月上线,目标是把GLP-1类药物的研发周期砍三成。

“药”和“算力”这两个词,现在凑在一起,比“减肥神药”还热。

隔壁老王昨天还在群里吐槽,替尔泊肽断货,健身房私教都开始炒价。

结果今天刷到一条消息:礼来把英伟达的DGX SuperPOD抱回家,算力直接拉满,明年1月上线,目标是把GLP-1类药物的研发周期砍三成。

断货?

可能很快就成了历史名词。

英伟达这两年在医疗圈混得风生水起,不只是卖显卡那么简单。

它搞了个叫BioNeMo的框架,专门给分子做“美颜滤镜”,让药物设计像换头像一样点两下就出图。

礼来把这套东西接进供应链,替尔泊肽的生产节拍直接踩上AI鼓点——原料预测、产线排班、冷链路线,全都让算法先跑一遍。

简单说,AI把“人等药”改成“药追人”。

更离谱的是,英伟达刚发布的“H100 Healthcare”显卡,比上一代快50%,专门给CT、核磁、基因测序这些吃算力的场景开小灶。

Moderna已经上车,准备用它搭mRNA疫苗设计平台。

以后打疫苗,可能连病毒长啥样都不用等实验室培养,AI直接“想象”出来,再让机器合成。

听起来像科幻,但人家10月就官宣了,白纸黑字。

转头看国内,画风有点微妙。

恒瑞一甩手就是10个亿建AI研发中心,百济神州拉着腾讯AI Lab搞肿瘤药筛选,科伦药业甚至把AI设计的抗生素推进了临床前。

听着热闹,可细扒一下:算力底座还是别人家的GPU,核心框架也是英伟达开源那套。

就像炒菜锅是自己的,但灶和燃气还得租。

差距不在菜谱,在厨房。

有人算了笔账:到2030年,AI制药全球市场能干到1553亿美元。

蛋糕够大,可刀叉有限。

英伟达已经攒了4000多家医疗客户,从初创公司到跨国巨头,全在它的生态里打转。

国内药企想分蛋糕,要么学恒瑞砸钱堆研发中心,要么学百济抱紧腾讯大腿搞联合实验室。

最怕的是第三种——嘴上All in AI,实际上只是把PPT里的“人工”俩字擦掉。

说回老王,他听完这些,默默把健身群退了。

不是因为药快不缺了,而是他突然意识到:以后连减肥药都可能由AI定制,剂量、副作用、服用周期,全按你的基因和体脂率算好。

私教再贵,也贵不过算法。

这大概就是AI制药的终极爽点:它不光让药更快、更便宜,还让“对症下药”变成“对你下药”。

至于那些还在观望的药企?

留给他们的窗口期,可能只剩下一两次融资轮次了。

来源:正义凛然麻酱s4qr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