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诊超3.6万学生!特殊门诊爆火,是“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

B站影视 2024-12-11 15:29 11

摘要:大部分家长都可能想过这个问题,我家孩子为什么学不好?而且上课总是开小差?是有什么问题吗?那么,学习困难真的是病吗?怎么治?近年来,家长和社会对学习困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那么,孩子不愿上学成绩差是一种病吗?上医院真的有用

大部分家长都可能想过这个问题,我家孩子为什么学不好?而且上课总是开小差?是有什么问题吗?那么,学习困难真的是病吗?怎么治?近年来,家长和社会对学习困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那么,孩子不愿上学成绩差是一种病吗?上医院真的有用吗?

多地开设学习困难门诊

近日,各类与学习门诊相关的话题不断冲上热搜。事实上,近年来,北京、江苏、河南、广东、广西等地一些医院近年来都先后开设了“学习困难门诊”,而且预约爆满,一票难求。其中,儿研所的学习困难门诊自2022年5月开设以来,每年接诊8000多名患者。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副主任张媛媛表示,2024年1-8月,因学习困难就诊的孩子达14500人次。湖南省儿童医院数据显示:该院儿童保健所“学习困难”门诊,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一年时间接诊超36000人次。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系特需门诊。该门诊于10月8日开放,每周二服务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感到困难的学生。

小编查询官方预约挂号渠道发现,整个12月的就诊号源已经全部约满。

有人开始质疑,认为部分家长为教育太过焦虑,是“病急乱投医”。然而,这真的是“智商税”吗?

医生:“拒绝上学”可能是求助信号

事实上,学习困难,孩子本身最苦恼。有学生患者向医生倾诉,自己真心想好好听课,然而无论怎样努力控制,还是不由自主地走神。在经过一系列的注意力测试后,他被确诊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动症。“低年级时题目较为简单,他本身智力也不错,所以即便上课走神,也能够跟得上学习进度。然而,随着学业难度的不断增加,多动症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愈发凸显,进而使得他的学习困难情况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接诊医生说。

医生认为,对于“拒绝上学”这一行为,家长和社会都不应轻视,这是孩子在面临困境时发出的信号。医生解释,在门诊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大约为20%,其中男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数量相较于女生要多一些,并且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导致学习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动症,占比达60%以上。“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行”“写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几乎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

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同于学习困难吗?

家长所理解的学习困难,通常等同于“成绩不好”,但“学习困难”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症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孙锦华表示,学习困难不等于智商低。很多在某一方面学习有障碍的孩子,在其他方面却都表现很好。其次,很多学习困难的孩子并非生理上有病,可能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导致了学习困难的问题。

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中,大约70%的孩子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就是家长所抱怨的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等,同时可能合并情绪障碍、学习障碍;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单纯存在情绪、智商、学习障碍、教养方式等问题。孙锦华说,“看一次病并不能一次性解决一切学习问题,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检查评估,明确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排查影响学习表现的疾病状态,并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学习障碍进行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医教结合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

学习困难背后原因是什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门诊主任靳彦琴表示,从就诊情况来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造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可能是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也有可能是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家长期望过高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等原因。”她说,大多数孩子确实存在就医需要,少部分孩子是因为家长情绪焦虑。患者就诊时,医生通常会先进行专业评估和生理检查,鉴别造成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大多数孩子具有正常智力水平,但在某一学习能力领域可能存在障碍,医生会针对诊断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具体治疗和干预的方法,避免和同龄儿童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何改善孩子的学习困难症?

专注于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年的崔永华指出,很多家长比孩子还容易焦虑、情绪失控,这些对孩子是不利因素。家长不当的养育方式会影响治疗效果。崔永华表示,因疾病导致的学习困难,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一定要按时就医,不可随意停药,需要根据孩子的症状、体重和用药效果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收获更好的治疗效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实施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降低孩子发生不良问题的风险。教育专家李一陵表示,学习困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医学、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要解决学习困难问题,需要医院、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教育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学习困难门诊的火爆,恰恰折射出家长们对孩子学业深深的关切与焦虑。门庭若市的候诊队伍、一号难求的场面,皆是这份急切心态的生动注脚。然而,谁也未曾料到,这份炽热的期盼,竟被不法分子暗中盯上,当成了谋利的“绝佳契机”。一时间,犯罪分子瞅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理,悄然将罪恶之手伸向无辜孩子,打着提升成绩的幌子,干起了贩卖“聪明药”的勾当,由此也引出了一系列令人痛心、亟待重视的社会乱象。

现实案例

一位母亲着急于女儿受压力影响,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于是找来了一种“聪明药”让女儿服用,并告诉女儿“只要吃了它,成绩就会变好”。此后,女孩每天早晨上学前吃一片,两三个月后服药量变成了每天两三片,但没过多久女孩就开始严重掉发、失眠、焦虑......从前脾气温和的她也变得越来越暴躁。看到情况不对,母亲紧急停掉了女孩的药,可服药成瘾的她竟开始自行通过网络找药。

女孩的状态越来越差,直到母亲带她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这种所谓的“聪明药”叫“利他林”,属于国家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这位母亲怎么也没想到,最初只想帮女儿提高成绩,却把她推向吸毒的深渊......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并不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相反,服用这类药物后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成瘾性!久服可出现依赖性,断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刻意夸大“聪明药”的“神奇”效果,却淡化其相当于毒品的危害。

“聪明药”到底是什么?

“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莫达非尼、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这三类精神药品。现在均已划入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当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我国严管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等特性。依照我国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就是吸毒!

1利他林

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哌醋甲酯与可卡因在结构和药理上有相似之处,只是哌醋甲酯的效力低于后者,药效长于后者,容易使服用者忽略其潜在的危害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感觉异常、多汗、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久服可出现依赖性,停药后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症状。

2莫达非尼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属于中枢神经兴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由于具有强烈且持久的觉醒作用,在国外常被私下用来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国,莫达非尼同样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被严格管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头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长期使用还可以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精神症状。莫达非尼虽然能够促进觉醒,缩短睡眠时间,但身体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睡眠、休息时间,长期剥夺睡眠,生物钟规律紊乱,会引起精神症状。

3阿德拉

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是一种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兴奋作用,具有两种光学异构体,右苯丙胺是其中活性更强的一种,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滥用该类药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瘾性,短期服用即有明显的副作用,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倾向,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虽然每天控制在一粒以内,但还是感觉得到严重的副作用,每天只睡3个小时,如行尸走肉一般。这款药物本身也是作为ADHD的辅助用药上市的,但考虑到该药具有较高的成瘾性,且具有易制毒的特征,我国尚未批准上市。苯丙胺同时也属于一类管制精神类药物,不可私自购买。

上海禁毒提示

要想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

和旺盛的学习精力、健康的饮食、适度的锻炼

和合理的作息

最重要切勿轻信他人花言巧语

聪明反被“聪明”误

误入吸毒不归路

综合自:上海幼升小指导、福建禁毒

来源:闲人综艺乐逍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