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土地承包出新规:4个好消息直接暖到农民心坎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4 00:02 1

摘要:2025年11月起,全国土地承包政策要迎来实打实的调整,这次不是搞形式,而是盯着农民最犯愁的“地能不能保住”“钱能不能多赚”“办事能不能方便”这几件事。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政策文件能看出来,核心就是给农民吃“定心丸”,尤其是针对无地少地、土地流转、种地的农户,推

2025年11月起,全国土地承包政策要迎来实打实的调整,这次不是搞形式,而是盯着农民最犯愁的“地能不能保住”“钱能不能多赚”“办事能不能方便”这几件事。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政策文件能看出来,核心就是给农民吃“定心丸”,尤其是针对无地少地、土地流转、种地的农户,推出4项具体福利,每一项都跟农民的日常日子紧紧绑在一起。

第一个好消息是土地承包期再延30年,新确权证书11月起开始发。之前不少农民总琢磨“承包期到了,地会不会被收走”,现在政策明明白白说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直接再延30年,2025年11月起各地陆续换发新证。新证书上地块的位置、面积、承包年限写得清清楚楚,以后申请农业补贴、用土地抵押贷款,拿着证就能办,不用再跑断腿开证明。河南周口的王建国家里有6亩地,刚拿到新证就说:“这下彻底踏实了,往后几十年地都是自己的,明年想种果树,也敢往地里投钱买苗、修灌溉了。”

第二个好消息是无地少地农户能申请“集体预留地”了。过去农村里,很多结婚生子的新增人口没分到地,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心里总没底。这次政策要求,各村把集体预留地、闲置的宅基地整理出来,优先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户。2025年11月起,符合条件的农户找村委会申请,每亩地每年只交一点集体收益金,就能拿到至少5年的承包权。山东临沂的李阳结婚3年一直没地,11月刚申请到2亩地,打算搭大棚种黄瓜,他说:“有了地就有了奔头,不用再四处漂泊打零工,守着家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

第三个好消息是土地流转有了“最低保护价”,再也不怕被压价。现在很多农民把地流转给合作社或种植大户,但经常遇到流转费给得低、还被拖欠的情况,敢怒不敢言。这次政策明确,各地要根据土地肥力、种植收益定流转最低保护价,2025年11月起正式执行。比如江苏盐城,中等肥力的耕地,每年每亩最低能拿800元,要是流转合同给的钱低于这个数,村集体得帮忙协调涨钱,还会监督流转费按时发放。安徽宿州的张桂兰,之前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每亩才600元,调整后涨到850元,一年多赚750元,够给家里添台新洗衣机,还能给孙子买几身新衣服。

第四个好消息是农业补贴按“实际种植”发,到账速度还快了。以前有些地方发农业补贴,偶尔按人头算,跟实际种地的情况不搭边,真正种地的人拿不到补贴。2025年11月起,种粮补贴、农机补贴都按实际种的地亩数、种植品类来发。比如种小麦每亩补120元,种大豆每亩补200元,只要是确权证书上的地,补贴直接打到农民的社保卡里,不用经过村里转手,播完种一个月内准到账。黑龙江绥化的赵刚种了10亩大豆,11月播完种,不到20天就收到2000元补贴,他说:“补贴到账快,买化肥、种子的钱不用跟别人借了,压力小太多,种地的劲头也更足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政策选在2025年11月实施?其实这是跟着农业生产节奏来的——11月大部分地方秋收结束,土地处于冬闲期,这时候推政策,不耽误当年的收成,还能让农民有足够时间规划明年种啥、怎么种。而且数据在这摆着,到2024年底,全国83%的农村已经完成土地确权,剩下的地方也会在2025年11月前完成准备工作,确保政策落地时,每个农民都能跟上趟,不落下一个人。

这次调整还考虑到了外出打工农民的情况——不少人在外打工,家里的地没人种只能荒着,看着心疼却没办法。政策鼓励搞“土地托管”,农民不用管种地的事,托管服务组织会帮忙种、帮忙管、帮忙收,最后收益按比例分成。四川绵阳的陈军在浙江打工,把4亩地托管给村里的服务站,去年收了2000多斤小麦,卖粮的钱扣完托管费,比自己在家种地还多赚300元。他说:“既能在外安心打工赚工资,家里的地还能赚钱,不用再担心地荒了,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

另外,农民要是想在承包地上搞点小建设,比如建个灌溉水井、放农机的小仓库,只要不破坏耕地,2025年11月起不用跑复杂的审批流程,跟乡镇农业部门说一声、备个案就行。湖南衡阳的周志强,之前想在地里建个农机库,怕违规一直没敢弄,11月备案后很快就建好,再也不用把拖拉机堆在院子里占地方,也不用每次种地都借别人的农机。他说:“政策越来越贴心,农民想干事,再也不用怕这怕那、跑断腿了。”

不过要提醒一句,政策也有“红线”不能碰——不能把承包地改成宅基地盖房子,也不能改成非农用地搞工业,要是有人违规,村集体和乡镇部门会及时制止,还会督促整改。2025年11月起,各地还开通了“土地权益热线”,农民要是遇到地被占、补贴没拿到、流转费被拖欠的情况,打个电话就能有人管,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投诉无门、跑断腿维权。

从长远看,这次调整不只是稳土地,更是帮农民稳收益。现在不少合作社因为承包期稳定了,开始引进无人机播种、智能浇水设备,种地的效率高了,成本降了,农民分到的钱也多了。比如河南的一个种粮合作社,今年11月后新增了20台无人机,种的小麦亩产多了200斤,社员每户年底分红比去年多了3000元,大家种粮的劲头更足了,也更愿意留在农村搞农业。

2025年11月这个时间点,对农民来说就是“福利月”——有地的能稳住地,没地的能分到地,流转地的能多拿钱,种地的能快拿补贴。政策好不好,关键看农民能不能得实惠,从现在试点的地方来看,已经有不少人尝到了甜头,等全国铺开,会有更多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底气、越过越红火。

你家拿到新的土地确权证书了吗?要是没地,会不会申请集体预留地?或者你对土地流转的最低保护价、农业补贴发放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情况,大家一起聊聊怎么靠政策把日子过好,怎么把地种得更赚钱。

来源:慧慧会养老

相关推荐